李由后悔了。

他真的很后悔,为什么要担心刘盈,为什么要在这里偷听。

刘肥已经哭了:“盈儿小时候可以很慷慨地和别人分享稀少的肉干和油渣,但若是谁不经过他的允许吃他的食物,哪怕是阿父掰下盈儿一小块饼,都会被盈儿咬手。完了,全完了,肯定劝不住了!”

韩信想起刘盈护食的模样,心有戚戚。

见多识广,经历沧桑的蒙恬心态都有点崩了,更别说没见识的王元。

等等,你们就这样放弃了?不再劝劝?

太子,你究竟想做什么!

?[117]黎民社稷比君重

刘盈想干什么,他现在不说。

人多嘴杂,可能会被匈奴人偷到情报。

以上只是刘盈的借口,因为他可以只对刘肥、韩信、蒙恬和李由说。

李由深呼吸:“就算太子不信任我,你总该信任蒙山侯!”

刘肥委屈道:“盈儿,你不信我能保密,阿兄你总该信。”

刘盈丝毫不给他们面子,手一挥就是个孤家寡人:“我一个都信不过!”

韩信分外无语,懒得理睬刘盈。

盈儿年纪也不小了,怎么还和个孩童似的,唉。韩信摇头叹气。

刘盈虽然预言要搞事,至少也要等到这个冬天过去。

如果刘盈是在冒顿来袭时搞事,那还有大半年。

秦国专门研究过匈奴人大举南下的规律。

秋高气爽,草原上的牲畜吃了一整个春夏的肥美水草,变得膘肥体健。同时牧草渐渐枯黄,牧民们逐渐找不到地方放牧,空出了大量闲散人手。

此刻中原正好秋收,不仅可以掠夺粮食,大批劳动力被绑在田地上,中原王朝若强行征兵,国家就会发生混乱。

所以游牧民族南下,只会选择秋季。

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应该有充足的时间阻止太子吧?蒙恬乐观地想,帝后总不可能让太子在边疆待一整年。

蒙恬提笔写了很长很长的信,等冰雪开融,立刻送向京城。

在蒙恬写信的时候,刘盈也在做事。

兵卒不像将领,有厚实的衣服可以穿。为了不冻死,他们每日都要训练。

蒙恬在长城脚底下有屯田。虽然遇到战乱荒废,在萧何的勉力支持下,他赶在大地封冻之前收了一季豆子。再加上萧何运来的粮草,勉强能支撑戍边兵卒的训练。

戍卒的训练强度很低,大多是训练队列强度高了,营养上不去会死人,吃豆子也就只能允许这点训练强度了。

刘盈参观了一段时日的兵卒训练,开始在兵卒休息时,与兵卒闲聊。

封建时代的军队为了便于管理,都是以地区划分队列。讲个笑话,传令官走错了地方,传令的时候兵卒都听不懂人说话。

刘盈的记忆力极强,语言天赋十分可怕。

在军营中混了一个多月,刘盈就会了几十种方言就算是同一个郡,隔条河的口音就可能不同了。

虽然最初兵卒在刘盈面前很拘谨,刘盈扮了一下懵懂少年郎,就很快打消了兵卒的警惕心。

兵卒们争先恐后在贵人面前表现自己,刘盈很快就摸清了各个编队的籍贯。

韩信不能理解:“盈儿想要知道兵卒的籍贯,看兵册即可。”

刘盈道:“我知道,我只是无事可做,无事找事。”

韩信有点不信:“你是想夺军心吗?蒙恬忠诚,你没有必要如此劳累。”

刘盈再次手一挥,又在哪扮孤家寡人:“我谁都不信!”

韩信相信刘盈确实是因为无聊,才没事找事了。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长城兵团里赚了一圈,刘盈总算开始做正事。

他带着人向兵卒宣扬大汉现在的地方政策。

跟随他来到北疆的小将们摇身一变,每人都保证一大堆竹简木牍,向兵卒宣扬他们所在籍贯现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