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了想,自己还是老老实实当个宗室藩王养老吧。其实打仗这事,他也没必要去争第一线。何况他儿子比他还不如,连上战场都不敢。

刘盈欣慰:“有自知之明便好。”

劝服两位叔父后,代王太子刘濞来找刘盈。

他看出驺无诸和赵佗的狼子野心,愿意替刘盈分忧。

刘盈把刘濞按在地上暴揍一顿:“就你?再练练吧?”

刘濞哭着跑走。

他在心里发誓,一定要报刘盈对他从小到大的侮辱之仇!如果有机会,他一定要反!

弟弟刘广小声问:“有机会是什么机会?”

刘濞小声道:“说不定他英年早逝!”

刘广:“……”

他把消息传递给刘盈的时候,神情尴尬极了。

兄长的计划全靠天意,他这奸细当得颇没有成就感。

刘盈拍了拍堂弟的脑袋。有这么蠢的兄长,真倒霉。不像他,兄长都是给自己擦屁股的。

二更合一,欠账-1,目前欠账13.5章。营养液39万到48万,共欠账10章,目前欠账23.5章,这个月还完(信心十足!)。

?[186]不出声就是默许

借口小崽子的周岁宴,诸侯都来长安拜见,刘盈把所有诸侯都审了一遍。

大汉的诸侯不止诸侯王。

彻侯都有自己独立的封国,都是诸侯。就像是周朝时,诸侯的爵位都是公侯伯子男一样。诸侯僭越称王,周天子就已经成了吉祥物了。

原本时空中,削弱诸侯王,从汉文帝就开始了。汉武帝下手最狠的,不是已经被文景二帝削弱过很多次的诸侯王,而是彻侯。

其实从汉武帝之前,汉高祖最初制定彻侯藩国制度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削藩的伏笔。

比起先秦时的彻侯封国几乎是国中之国,大汉的彻侯封国中也有郡县,由中央直接派遣流官治理,彻侯不得干涉流官任命,几乎把彻侯的藩国变成了单纯的“食邑”。

这就是大汉独特的“郡国并行制”。

在这样的制度基础上,汉武帝大举撤掉彻侯的藩国时,就显得较为容易,没有彻侯敢反抗。汉武帝后,封侯多是仅有封号和食邑的关内侯,如冠军侯便是关内侯。

这个时空中,刘邦有了刘盈这样优秀的继承人,没有在平叛中消耗自己,有足够的精力和底气打造更加完善的“郡国并行制”,摸索让天下真正能归于一统的制度之路。

刘邦是马上皇帝,天下由他打下来。继任者刘盈也是战神,有不菲战功。

在他们的压制下,就算有诸侯生出野心,也只能唯唯诺诺装孙子。

刘盈穿越死亡沙漠,许多野心家蠢蠢欲动。

比如刘邦一眼就看出有反骨的刘濞。

原本历史中,刘邦也看出刘濞的野心过大。这个时空,刘邦心中没有半点紧张,还很想看笑话。

刘濞再大的野心,在面对刘盈时也只是重复着“我要挑衅”“我被揍了”“我哭着跑了”的日常,真是好玩。

刘邦哪可能看不出,刘濞野心是有,但对刘盈十分敬重。只要刘盈不死,刘濞便只是刘盈那“过于活泼且讨打”的“臭弟弟”,不会有让刘盈被迫“弑亲”的小动作。

刘邦对亲朋好友都很宽容。只要不真的弄出事,他都能容忍。这就是他看着刘濞有了小动作,还宽恕刘濞的原因。

刘濞虽有反心,只要反形未具,并在刘盈回来后就变老实,他就不会动刘濞。

刘濞也聪明,不会一直嚷嚷自己要谋反,让自己难做。

刘邦想起刘盈悄悄和他笑话的另一个时空中的淮阴侯。

嗯,虽然反形未具,你也别天天把反心挂在嘴边,大嘴巴到处嚷嚷。这样自己真的很难做。

唉,还好自家的信儿是个好的,自己和娥姁教得好。

感情到位了,刘邦和刘盈一样,什么都敢说。

他想来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