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战汝阳王几乎倾尽宏川军力,出战的宏川军足有二十万余。他只当淮业义军必败无疑,遂传令围困淮业的胡佑即刻举兵攻城。

看着天边微微泛起的鱼肚白,看着未亮的夜幕下绵延整片战场的火光,汝阳王忽然觉得心底有些不安。他不知道这份不安来自何处,分明战局已定,分明宏川大军很快便能将淮业军一网打尽,可他总是心神不宁。有些闷热的天气搅得他胸腔中更加心烦意乱,仿佛将有一场大雨要冲刷尽此处的一切。只是大雨冲刷的,到底是谁人的鲜血枯骨。

天色渐亮,天边却传来了阵阵闷闷的雷鸣,“轰隆隆”的好像是在战鼓上蒙了一层棉被,那样的声音很不好听,似乎昭示着什么呼之欲出的东西。

忽然,一声响雷之后,淮业城那处有探马来报,来人一身银白的甲胄沾满血迹,颤颤巍巍的跪在汝阳王面前:“禀王爷,胡佑将军说淮业军好像知道我们要攻城一样,早就准备好了滚木礌石,而且胡佑将军敢确定,淮业城里至少有六万人,我军久攻不下,已死伤万数,将军请王爷定夺是否要继续攻城。”

第一百三十八章:随机应变

“六万人……”汝阳王的眉头忽然皱起,连连呢喃着来人的话语,好半刻,他似同来人说又好似在自言自语,“六万人啊,淮业军统共十五万,方才军旗绵延数里,淮业军应当是尽数来闯一线天才是,怎会?不好!”他忽然惊呼一声,朝身后兵将招手道,“来人来人!鸣金收兵!让他们都给本王退回来!”

“是。”大鼓前的士兵有些惊讶,却也极快的按照汝阳王的意思击鼓鸣金。

“轰轰轰”的鼓声传遍这一片平原,可三声鸣金之后根本不见一人退兵,二十余万的宏川大军仿佛凭空消失一般。一望无际的平原上除了愈发放亮的天色,没有一个人影,甚至于连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汝阳王双眸收紧,握成拳头的手重重砸在身前的木栏上,“咔嚓”一声,腕粗的木栏已经断成两截,他不再执着于消失不见的宏川大军,急忙嘱咐依旧跪在前面,等他号令的小将:“让胡佑攻城,不惜代价,一定要把淮业城攻下来!”

“是。”那人得了令,急忙转身骑马,飞驰回淮业。

汝阳王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他清楚的知道,来闯一线天的孙易带领的淮业军是疑军,数量绝没有十五万之众。夜色朦胧,是布疑兵的最好时机,他竟然忽略了!只是孙易要把宏川军引向哪里,是怎般的计划才令冒着生命危险以身诱敌。是汝阳王估算错了淮业义军,还是淮业义军里另有高人。

可他并非不了解孙易,孙易尚没有这样的谋略,除他以外,在义军当中还算得上人尽皆知的便只有朱老四了,但朱老四也决计不是能安排得如此精细的人。

今夜的淮业,无论是孙易亲率淮业军为饵,还是淮业六万余守城军,根本就是环环相扣,是把汝阳王的心思看了个彻彻底底。世上能做到此事的人不多,便是元朝朝廷上下也没有人有如此通天之眼,惟一的可能只有杨、逍。可他不是回光明顶了吗?

汝阳王心下忽的一惊,莫非是杨逍察觉到了什么,是沙赤纳的暴露还是仅仅是杨逍身为义军主心骨的谨慎。此时的杨逍难道就在淮业?可是诱敌的人是孙易,守城的人是朱老四,那么……剩下的只有捉鳖的瓮。他想给淮业军来一场瓮中捉鳖,可现下这鳖却早已经不是淮业军了。

既然杨逍在此,方才追出去的二十万宏川军只怕凶多吉少。汝阳王如是想着。只是一线天与淮业之间乃是大片平原,杨逍到底有怎样的能力以十万人灭二十万人。

“苦大师。”汝阳王朝身后隐在阴影中的人唤道,“带几个人去查一下,这片平原上何处能埋伏人。”他阖眸想了一会儿,又添道,“就算看到我们的人也别惊动任何人,立刻回来告知于我。还有,此处还有多少人马?”

苦头陀前跨一步,朝汝阳王拱手回道:“宏川军出战二十万,还剩十万人马,再加上王爷来时带的一万五千亲兵,一共十一万五千人。”他仔细思量着汝阳王的话,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