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不禁感慨,“多少年没回来,想不到,老区人民还是这么热情。”

乔慕源走过来,上下打量着他,“爸,你还挺得住吧?”

“想当年,我在这里打游击,身上连中了三枪都挺过来了。现在坐点车就挺不住,简直是笑话。”

老爷子瞪了儿子一眼,才转身对王县长说,“你们弄这么大阵仗,实在是有点过了。我现在只是个离休老头子,一普通老百姓,你们搞这些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干什么?”

王县长忙陪着笑脸说,“乔老,您是我们洛县人民的骄傲,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您的到来,不仅让我们感到无比的荣幸,更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风采和精神。我们只是想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您老人家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爸,王县长说的都是肺腑之言,反正已经来了,就下不为例吧。”

老爷子听得十分受用,仍严肃地表示,“行,下不为例!”

到底有多长时间没受到过这种礼遇,老爷已经记不清了。仔细想想,应该是在离休后吧。这种被重视、被尊重的感觉,让他重又找回了昔日的威严与荣耀。

重新坐上车,他不禁感慨地对身边的老太太说,“洛县是个山青水秀的好地方,等安顿下来,我带你四处走走。”

这样的温柔,实在是太难得了,老太太心里不禁涌起一阵暖流。

她握住老爷子的手,低低地说了声“好”便没再说话。

第二百四十章 徐凯借调洛县

按照事先的安排,乔老将军一行先被安排在县招待所休息,然后再参加晚上的宴席。

所以,王县长一行接到乔老爷子的车,便直奔县招待所。

车队刚驶进招待所,一辆黑色轿车已经疾驶而来。

车未停稳,一位着干部服的中年男子便敏捷地从车上跃下,冲到老爷子车前,替他打开了车门。

老爷子只看了一眼便乐了,“狗娃子,你咋来了?”

老太太忙在一旁捅了下他,“小李现在已经是地区专员,你还叫人家小名。”

老爷子瞪了她一眼,满在不乎,“在我眼里,他永远都是狗娃子。”

李军呵呵笑道:“很长时间没听人叫过这个名字了,听着挺亲切的。要是能让老爷子天天都这么叫我,那才好呢。”

接到乔慕桢打来的电话,作为嘉阳地区专员的李军才知道,老爷子来了洛县。

他是将军的警卫员,可以说,没有将军的裁培,就没有他李军的今天。而且,他跟乔慕桢和乔慕松一直来往密切,说乔家是他的坚强后盾,一点也不为过。

算算时间,老爷已经差不多到洛县了。

顾不得想别的,他立即扔下所有工作,心急火燎地赶往洛县。

刚进城,便发现了在前面龟速行驶的车队。

不用说,肯定是洛县四大班子倾巢出动,到洛县地界迎接乔老爷子了。

这种风气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谁也说不清。

虽然上头一直下文,说不许搞迎来送往这种形式主义。但到了下面,这种情况却愈演愈烈,甚至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定。

每次上头来人,无论是哪一级,下头都得倾尽全力,搞出个大阵仗来迎接。好像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当地主政者对上级来人的重视和尊敬。

不过,话又说回来,真严格遵守上级指示,不搞迎来送往这一套,在餐桌上只摆上三菜一汤,当地的一把手的位子,恐怕就得换人了。

这就叫,上有好者,下必甚焉。

王县长见到李军,不由得诚惶诚恐,“李专员,我打算接到乔老才向你汇报的,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来了。”

乔老将军莅临洛县,他这个县长却不向地区专员汇报,也算是一种渎职。李专员要是怪罪下来,他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李军的神情却是淡淡的,“我以前是乔老的警卫员,老爷子待我,跟自己孩子一样。他这次来洛县,我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