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先来到新房子那,看到红院墙红砖砌的砖瓦房,李康宁一眼就喜欢上了。

这可远比山前村的破烂屋子要强多了,看上去比唐大山家的屋子还要高档许多!

尽管房子有了十年的年头,因为冯伟几乎没有在这边住的缘故,这房子院子就跟崭新的一样。

围绕着院子盖了一圈小房子,分别是厨房、杂物间、茅厕。

院子全部打了水泥,就算是下雨阴天都不会打湿了鞋子,屋子里大白墙白的晃眼,崭新的家具上贴着喜气的大红双喜字。

张沛厚笑呵呵的说,这可是婚房,屋子里都是喜气,住进了这房子的,肯定是好运不断的。

同这房子院子一比,山前村那套有些年头的房子简直是不堪入眼了。

李康宁激动的双腿一直打哆嗦,他甚至怀疑这是一个梦,他悄悄使劲抓了一把自己的大腿,生疼。

这是真的,从今天开始,他李康宁在县城有自己的房子了!

他成了城里人了!

第四百三十四章 康宁这性格啊!

李康宁真想现在立马回到山前村,哪里人多往哪里钻,大声告诉山前村的村民,他李康宁有房子了,在莲花县郊区有一座五间宽敞明亮带水泥大院子的砖瓦房!

山前村一百多户人家,祖祖辈辈生活在半山腰的穷山村里,有几个人能走出山前村成为城里人?

除了唐大山家的唐有庆,就是他跟李建宁了!

没错,他李康宁成为名副其实的城里人!

他乐的心花怒放,嘴角忍不住抽搐几下。

突然意识到在屋子里还有二叔、李建宁等人,他急忙耷拉下脑袋,唯恐因为过度兴奋把自己的心情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

天柱乐的嘴巴都合不拢,这事就跟做梦似的,前几天还在村里那有了年头的黄泥土茅草屋住着,现在就有了这么宽敞明亮的房子,以后就可以在县城上学。

换做以前,这些事情他做梦都不敢做啊!

“谢谢二爷爷,谢谢二叔,谢谢二婶,谢谢小姑,谢谢张叔……”

再高兴,天柱也没有忘记了跟众人表达谢意,同那个只知道低头耷拉着脑袋一张脸上毫无表情的木呆老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就连跟在众人后面凑热闹的董欣,都忍不住在心里笑话他。

这李康宁白瞎多吃了这么多年的饭,这行动言语还不如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怪不得被一个埋汰婆娘欺负成那个熊样,这就是个一个怂货啊!

好在大家在这边忙着看房子,里里外外看了个遍,又来到隔壁的原来冯伟老爹的老房子。

新旧两个房子是接山建造的。

所谓接山,就是两处院落挨着一面墙修建,如此以来,修建新房的时候,就可以少砌一面墙,这在八零年代的农村非常普遍。

一般父子、兄弟盖新房的时候,如果在自己房子旁边有闲置宅基地,大多都会选择接山修建,看上去,不过是大宅院修建了一座墙隔出来两个院子而已。

自然,这种房子也会带来诸多不便,小时候好的穿一条裤子,长大后各自成家各自过各自的日子,除了自家兄弟老子,还有娶回来的媳妇生出来的孩子,处起来就不再是原来兄弟老子的事情了。

在村里就闹出很多原来接山建造的屋子,东家往西家扔垃圾,西家往东家泼粪便,两家婆娘各自踩着小板凳站在院子里趴在墙头上,同隔壁婆娘大战三百个回合的事情。

就连院墙塌了,到底由谁出钱出力修院墙,就会再次衍生一场口水大战。

诸如此类的事情层出不穷,有条件的自然是尽量避雷,宁愿多花钱砌一面墙,也不愿意后期给自己添堵。

冯伟家就只有冯伟一个儿子,冯家老两口依靠着编席子供冯伟上了警校,等冯伟到了结婚的年龄,老两口一合计,就接山建了新房。

后来冯伟在县城中心买了房子,生了孩子老两口过去带孩子,这边就闲置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