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江瑾还深厚几分。
王浩官至监察御史一职,更是难得从未让人察觉,身担京中前帝师势力的主要牵引人。
“故事的起源发生在二十多年前了……”
韩先生本来就是世家公子,一朝科举中第,直接拔得状元头筹,理所当然地入翰林院,加之家中扶持,几年下来官位一帆风顺连连高升。
而就是在韩先生位居翰林院主笔的那一年,先帝念起聪慧,擢太子太傅,想他那时的年纪,这又是何等的荣耀了。
只不过当时韩先生已经在外捡到了一个小弟子,就是如今的王浩。
他不愿意因皇帝放弃之前的学生,悄悄把人送出去,但师徒之名还是暗中延续着,甚至每至他休沐,定然会去京郊的院子里教导王浩。
当年授业养育之恩,让王浩至今无以为报。
可惜好景不长,当太子年纪渐长,先帝身体每况愈下,宫中争斗也愈发厉害。
身为太子太傅,韩先生要助谁从一开始就没得选择。
后面发生的和人世间广为流传的版本没什么不一样,如江瑾所知,韩先生当时呕心沥血,凭借一己之力生生将没有任何优势的太子推上帝王之位。
之后又以雷霆手段,不顾当今圣上的反对,将剩下的四位王爷,囚的囚杀的杀,一个未留,间隙起于此处。
到了后来,韩先生见皇位周围已经没有了多少阻碍,也终得安心,开始逐步放权。
可他万万没想到,他的一切作为看在皇帝眼中,完全变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