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苗就冷眼看着,想着等过几年你就知道有多苦了。

没想到第一个察觉出“苦”的人并不是他大哥,而是他。

干农活太苦了。

虽然他只有三岁,不用下地,可农家的孩子,只要会走路了就得干活。

不能干重活就去拔草,捉虫,喂鸡,或者上山找野菜。

每天卯时他就得起来,和几个兄弟姐妹一起上山找野菜、捉虫子。

有时候还得跟着大人下地拔草。

农忙的时候,家里一个人恨不能掰成八个用,于是他这个小萝卜头也跟着去捡麦穗。

第一年,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去了。

李青苗虽然有点后悔,但这种后悔并不太强烈,毕竟这些都不是什么重活,习惯之后也就好了。

这一年里,他也在观察他的大哥,想要看到他大哥痛苦的模样。

岂料,大哥从未抱怨过,有时候下学回来,还会教其他兄弟姐妹写几个字,以及算数的方法。

兄弟姐妹们都十分崇拜大哥。

看到众人眼睛里的崇拜,李青苗心里有些不平衡。

凭什么这些人对他就是只会让他努力努力再努力,将来考上状元带领全家一起过好日子。

对待大哥就是哇,大哥,你好厉害啊!

很快,李青苗就没心思嫉妒了。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要干的活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重。

村里的孩子,十二、三岁就要开始下地了。

沤肥、开荒、种地、收割,甚至是上山种树,挑着扁担去大村子里赶集……

这些活,无一不是累活,他每天都累得不行。

第181章 求仁得仁

他开始怨恨。

为什么自己每天要这么累?

一转头就看到自己的两个兄弟干着比自己更累的活,不但农忙的时候要忙于农活,农闲的时候还要去镇子上找打短工的活。

那些活他干过。

不是去给镇上的有钱人盖房,就是去码头上出力气。

干农活他们还能挑着日头不强的时候干,可给别人家干活却没有这个自由,不管外面多热,只要东家或者管事不说休息,他们就不能休息。

他在大太阳底下干了两天活,直接中暑晕死了过去。

从此以后,家里人再也不敢让他出去干活。

可相应的,他赚不到钱,在家里的地位就直线下降。

虽然家里人没说什么,他却能敏锐地感觉到他们对他很失望。

而且后来,几个兄弟都成亲了,他的亲事却是一直都说不成,理由是,他没攒够老婆本。

没错,他们几个兄弟的老婆本都是自己攒的。

父母虽然也会给他们填,可每个人只给五两银子,剩下的要他们自己攒够才行。

他大哥虽然前些年只读书不赚钱,花了家里大部分的积蓄,可后来他当了秀才,又当了举人。

虽说没能中前三甲,却也正式脱离白身,成为有功名的老爷了。

举人老爷回到县城,直接娶了县里富商的女儿,而且他自己也拿下了县丞的职位,每个月有五两银子的进账。

大哥出息了。

不需要岳丈家的支持,他自己每个月就会给家里二两银子的生活费。

有了这些钱,老李家的日子过得更加体面了。

而且,大哥和大嫂都是孝顺的人,十天半个月的就会回来看望一趟父母,每次都会带回来不少好东西,这样的举动又引得村里人称赞不已,羡慕极了。

反观李青苗,没有了才学又干不了重活的他,好不容易凑够了聘礼,也娶到了老婆,可他的老婆却不是翠花。

翠花看不上没有才学功名的他。

他老婆是个母老虎。

母老虎喜欢的是大哥那样的儒雅之人,对李青苗这个一母同胞却半点也比不上大哥的丈夫十分看不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