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嘴里送,烂得入嘴即化,混着八角的鲜辣和牛腩的肉香,好像在舌苔上一过,就流进了喉咙里,让人只能砸吧砸吧嘴,回味土豆的味道。

接下来是牛腩,由于是“赶趟菜”,餐盘里的牛腩格外的多,汤汁里浸铺了一层满满的牛腩,迟朔夹了一块牛腩放进嘴里,想要细细地咀嚼,结果发现牛腩太嫩了,禁不住咀嚼几下就完全能咽下去。

由于汤汁里有番茄作底,很好地冲淡了牛腩的荤腻味,并且增添了一层酸辣可口的清爽感,牛腩肉嫩到可以用牙齿和口腔感受到肉的肌理走向,口感又与软烂的土豆完全不同,迟朔咽下嘴里的牛腩,又吃了一口浸着荤汤的米饭。

除了土豆烧牛腩,还有一个餐格里是山药炒木耳,这道爆炒小菜炒得很是鲜香,山药看上去黏腻,实则润滑顺喉,脆滑滑的木耳也很爽口。

另一个餐格里是肉末豆腐,相较土豆烧牛腩,肉末豆腐的受欢迎程度稍逊色一筹,但也被很多学生喜爱,食堂每周烧一到两次,多集中于晚上,肉沫就是中午剩下的肉块切碎了产物。

豆腐用得是极嫩的“西施皮”豆腐,筷子根本夹不住,只能用勺子挖,迟朔挖了一块豆腐,白嫩嫩的豆腐块卧在勺子里颤颤巍巍的,将身上的肉沫抖落了一点到勺子的边缘和豆腐周围的凹陷处。

勺子整个送进口中,豆腐随即在口腔里化开,肉沫则可以细细咀嚼赏味,肉沫的糙感和豆腐的细嫩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细碎的胡椒点缀其中则可以提味。

然后,迟朔又夹了一口山药木耳小炒,筷子便忍不住向牛腩而去,这个牛腩实在是太好吃了,他本以为牛肉都是带点生硬的,没想到牛腩这么嫩,如果不是看到电子显示屏上标注的是土豆烧牛腩,他肯定认不出这是牛身上的一部分。

如果不是不方便打包带进教室里,牛腩这么多,他肯定会打包了带回家给迟欢吃,当然了,要瞒着爸爸。

汤是自己打的大锅汤,今晚的汤是萝卜汤,里面还有蘑菇和豆腐,煮得奶白,甚至有种喝鲜鱼汤的感觉。

这一顿五块钱的“奢侈”晚餐,迟朔吃了有二十来分钟,要不是得在晚自习上课前十分钟赶到教室,他可以品味更长的时间。

吃完之后,迟朔在泔水桶里倒掉只剩下汤汁的餐盘,将外套拉链一直拉到顶,下半身动作较为迟缓地走进校园的暮色里。

作者有话说:

(指指点点):封啊,你都没人家吃一顿的时间长(封:……)

37 | 35.提议

【。】

封隋到校外走路五分钟路程的一家饭店时,丁辉已经点了一大桌子的菜,叼着半截燃着的烟,正和翟昌亮贾大海边打牌边等着,包厢里烟雾缭绕,见封隋走进来了,丁辉才把烟头掐灭在烟灰缸里。

服务员忙把空调温度调高了,接着打开窗户散烟味儿,封隋没接贾大海狗腿地递过来的烟,自己从兜里摸出了一包墨绿色包装的洋烟,扔给丁辉,“上次你跟我要的,给你搞来了,叫声大爷听。”

丁辉喜笑颜开地抓住那盒烟,站起来勾了把封隋的肩背,“塔哥,您是我亲哥行了吧,哎哟,我想你想了一个寒假了,怎么我给你发的消息你都不回。”

翟昌亮跟着丁辉在饭桌旁坐下,手揣在衣兜里,也笑着说:“是啊,塔哥,我们还在群里艾特你好几次了,想喊你出来玩儿。”

封隋毫不客气地坐到了主位上,拿起筷子夹菜,懒洋洋地说:“寒假忙啊,我爸妈都回家了,过年那几天还有一大帮子亲戚来打秋风,我自己都快憋死了。”

他没有正面回答丁辉的问题,更没有透露迟朔在他家里住了几天的情况,目光放在琳琅满目的菜品上,像是在认真地考虑夹什么菜吃好。

“这家店的脆皮烤鸭的是特色菜,塔哥,你尝尝。”来这家吃饭是翟昌亮主动向丁辉提议的,自然也知道这家店的哪道菜好吃,翟昌亮起身把转盘上的烤鸭细致地转到封隋那一侧,以便封隋抬手就能夹到菜。

封隋笑了一声,没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