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1 / 2)

那他要是想去投奔未起宁,还要再等十年?

他自己一个人在外面活十年行不行啊?

找个地方结庐而居,靠打猎为生……

袁祭道开始盘算,结庐而居是简单,打猎买卖皮毛也算营生,但肯定还是需要带些钱再走的,这十年盐、米、布这些东西都需要去集市上买,如果还想陶野情操,那就再带一张琴……再带一匹马代步……再带一架马车……

再带些书……

琴棋书画……

如果会生病,那就还需要带些医书。寻常草药就算了,难得的人参鹿茸珍珠要带一些吧……

袁祭道在心里排起长长的清单,耳边滑过“道宫”一词。

他抬起头:“你要去道宫?哪一座道宫?”

未起宁:“还有哪一座?自然是你叔叔那一座了。对了,你叔叔这算出家了吧?那他还认袁家吗?”

袁祭道:“俗世亲缘肯定是已经断了的。不过,袁家与我叔叔之间应当还是有关系的,书信来往不绝。不过我父亲在信中只称其为道长,我大伯口中只有我爹一个弟弟,提都不提我叔叔。”

未起宁:“我爹说,你叔叔虽然是出世之人,但也算是官面上的。”

袁祭道冷笑:“这世上谁能出世呢?出家人不还是要尊奉皇上为天吗?我就没见哪一座道观寺庙敢说不认皇上的。不过在他们的口中,皇上是天子,跟神佛齐名,他们尊神佛,也尊地上天尊。”

未起宁就笑起来。

袁祭道也笑,笑完就叹:“这世间没有净土啊。”

未起宁:“别日后真去修道了。”

袁祭道:“你日日叫我道长,我要是真修道去,也是你催的。”

未起宁:“我们朋友之间就不必计较这么多了吧。”

袁祭道看他一眼,慢悠悠地说:“你说的,是朋友,就不多计较。”

未起宁点头:“正该如此。”

这话说早了!

话说这一日,天气晴朗。未起宁与楚颜并管家仆从共三十余人,乘车出行,一路向东。

他们这一路要途经四镇十城,而且是越往前走越繁华,城越大,路上景色越多。

未起宁带上了山河志,把这一路的山水都在书中看遍了,就想着路上一一讲给楚颜听。

楚颜带上春喜,还有楚嫣然还把秋香也给了她,另有她用惯的十几个男仆女婢,全都带上!另有车轿箱笼,浩浩荡荡一大队。

出城三十里,在驿站停下修整。

她没在这个时代走过这么长一条路,而且全是古城,在她的想像中,这条路是相当的艰难。

她说:“我们这一路,气候、方言、习俗,都是难题,要一一去克服啊。”

未起宁安慰她说:“没事的,我们这一路说官话,驿站肯定是讲官话的,越是大城,讲官话的人越多。”

至于气候,扶仙是极端的那一个,出了扶仙,气候只会越来越平和,不会像扶仙这么极热。

未砚是常走这一条路的,他说:“我去过那边四回,也没有那么难,少爷小姐别紧张,咱们慢慢走,不着急。”

未东来是希望未起宁走这一路能长进些的。这就算是未起宁的游学之旅了,让他开拓眼界,一通百通。

楚颜跟过来,也是因为未东来希望她也一同长进。甚至于他希望楚颜能补齐未起宁的短板。

他嘱咐未砚,要将楚颜和未起宁一体对待,如果未起宁没想到的,楚颜想到了,未砚也要照办。

未砚道:“也就是这一路,我听小姐的,胜过去听少爷的?”

未东来:“你也算是从小看宁儿长大的,他那个性子说好听点就是养在深闺。”

未砚就忍不住笑:“你也是个做爹的,有这么说自己儿子的吗?”

未东来摇头:“他读书读愚了,论起人心来,他不如颜颜。未家那个深宅大院,她是一步一算才熬过来的。”

未东来认识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