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1 / 2)

未东来不能亲自走这一趟,深以为憾。

但他敢让楚嫣然独自出行,一来是他拦不住。

自从重逢后,未东来就发现他在楚嫣然面前已经没有丈夫的权威了。

以前的她会因为想要当他的妻子而做出许多妥协。一些事她可能本来不愿意,但考虑对他好,她反而会答应。

现在不行了。

她虽然仍将他当做丈夫,没有想合离的意思。但是,她并不会再委屈自己了。

她想做的事,就一定要去做。不会因为他不让,或是他会不高兴,就改主意。

所以他也不去拦。

拦了只是白白吵架,本来感情就不多,再一吵更没了。

他不敢吵。

第二,就是他发现楚嫣然变了。

她变得想去见识外面的世界了。

不知道是不是楚颜的影响,他觉得应该就是这样。

因为不会是未起宁的缘故,这个儿子跟以前的他很像。如果没有楚颜在,他连楚嫣然在未家的真实情况都不会发现。

盲目的相信家族和权威,这就是他曾经犯过最大的错。

在楚颜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楚嫣然没有困守家中,她敢开丝坊就是一个新尝试。

这回主动要求出门去接孩子又是一个。

好坏他一时无法分辨,但他知道家庭带给楚嫣然的痛苦大于其他,她想走出去,胜过继续留在家里。

只看他的父母,他就不敢想像楚嫣然有朝一日会变成他娘的样子。

那太可怕太痛苦了。

他在离家后一直在想,是什么让他的亲娘总在折磨他呢?

表面上看,她在折磨的是楚嫣然和未起宁。

但事实上,她折磨的是他,是她的儿子。

所以,她其实是恨他的吗?

因为母亲对孩子的恨无法宣之于口,连她自己也无法接受,才扭曲到他的妻子孩子身上?

为什么?

他曾经折磨过他的母亲吗?

是孕产过于辛苦?

是他小时候太过调皮?

可惜,幼时的事他早就都忘了,现在回忆起来,也只有随先生读书时的点滴,还有迈过高高的门槛,去向祖父母请安问好时的情形。

他不想让楚嫣然变成第二个未老太太。

楚嫣然过了城门,直接前往驿站。

未砚下了车,在车前领路,一路伴着楚嫣然,一边给她介绍望渠。

未砚:“此地还算繁荣,有一整条街卖东西,东西市按年份开,小姐他们来的时候不巧,只有西市开了门,小姐也买了不少东西呢。”

楚嫣然一路听着,心里也安定了不少。

离驿站越近,她越害怕。担心孩子们为了不让他们着急就隐瞒,他们会不会受了伤?会不会身体还没恢复?

未东来让她到望渠见他们,说他已经提前送了信,让他们在望渠修养。

驿站门头相当好看气派,附近也没有小摊小贩停留。大门掩着,未砚上前敲门,等了一会儿,一个穿粗布衣的汉子才跑过来,对着未砚上下打量,再看门前停的一排车马,这才打开半扇门,拱手道:“还未请教,客人有什么事敲门啊?”

未砚也拱手还礼,再递上未大人的名帖,指着车说:“我们大人的夫人到此地,还望行个方便。”

汉子双手接过名帖,高举过头,再小心翼翼的打开,瞄了一眼抬头名讳,再看下方小印,便不敢再看,道:“容我给夫人问声好。”

未砚:“夫人旅途劳累,你隔着帘子问一声吧。”

汉子被未砚领到车前,汉子把腰低了半截,高高拱手:“给夫人问好,小人魏武。”

楚嫣然掀开一半车窗的帘子,对他说:“有劳官家。”

汉子连声:“不敢不敢!夫人稍等片刻就好。”

汉子快步进去禀报驿丞,再喊人把两扇门都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