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1 / 2)

未起宁点点头。

袁祭道一拍桌子:“我就说不合理!”

他和傅朋举都是不管父母再怎么样吧,他们都是在家长大的。

未起宁从小就去书院,经年累月不回来,他还以为未家家训就是这么严格,搞了半天是老太太折磨人!

他以前也奇怪未家为什么不请先生到未家来呢?那个书院就那么好吗?

袁家袁三子是从道家当官的,袁家上下也没这些门道,袁祭道只好当官宦世家就是要这么磨砥子孙的。

袁祭道再看未起宁就不是佩服了,而是同情:“那你吃了多少苦啊。”

未起宁笑:“我以前不知道呢。还是现在才明白过来的。”明白那些苦是不必吃的。

他真的有必要从小去书院吗?

当然没必要啊!

他要当官,只是需要走亲爹的门路就可以了。

他需要学识,需要老师。但名声和知识是可以分开获得的。他完全可以先在家里跟普通的老师学习知识,等学成了再拜个名师获得名声。

他爹现在给他打造的就是这样一条路。

他不需要去书院读书是因为真的用不着。师徒名份有了,就什么都有了。

不然的话那么多酒囊饭袋是怎么当上官的?

那当然是有祖宗保佑啊。

他爹就很愿意保佑他。

所以其实连获得知识这一步都可以跳过。

他可以在家当酒囊饭袋当到他爹给他安排名师获得名气,再推官上任,这就完成了。

他真的没必要十岁就离开家的。

?[118]第 118 章

望渠的县令本拟龟缩到底,不想掺合进大佬们的战场是的,这场以陈县县令之死拉开的大戏,在开头就不需要何县令了,现在是扶仙四品郡守未东来跟其他人的战场。

未东来真是被牵扯进去的。可他一个儿子一个老婆侄女都被拉进去了,而且他家孩子全须全尾的活下来了,当事人可能觉得没什么,外人看就是险相环生!

未东来一个奏表就把这事直接越级报给了金陵城的皇上。

于是,皇上在没有收到陈县奏报的时候,先从未东来处得知了前因后果。

这说明什么?

说明陈县上下失职,陈县上级失职,陈县上级的上级也失职。

你们这些懒惫之人!辜负了皇上的一片信任啊!

未东来肯定没有失职。

他这叫有功啊!

所以,何县令真的已经与此事无关了。

这是一场事关皇上信任度与失去皇上信任的战争。

陈县县令上级至少也有一个失察的罪名冠在头顶了。

冤吗?很冤。

所以上级也在努力找推锅的人选。

无奈未东来所辖之地太远,不然一定会荣登推锅界榜首的。

望渠县令只恨自己不能缩进土里。

但高颂艺离开驿站之后,好心的去拜访了县令,说了一下楚夫人已经来了的事。

县令可以忽略未起宁等小孩子,但楚夫人,那是未大人的妻室,肯定是不能忽略的。

望渠县令很感激高颂艺来提醒他这一句。他是不想掺和进去。

可他也不想得罪未东来!

回头未大人得知自己夫人经过望渠,县令竟毫无表示: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望渠县令思考再三,让自家夫人以家礼去探望一下。两边就是碰面喝了一杯茶,没有吃饭,也没有交换贵重礼物。

全了礼数之后,望渠县令才松了口气。

又过了几日,听说楚夫人带着那几位小姐少爷走了!离开望渠了!

县令真是感激上天啊!

望渠城外,一队向东,一队向西。

未砚才来,又要回去了。他要把一部分行李送回去。

一方面是财货贵重,另一方面则是未砚这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