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给犯人坐囚车还好,有些犯人没资格坐车,那就只好自己走着去。
千万里路,都这么走。
所以案子一审好几年,也很常见。
宋三思不着急就是因为这犯人还在路上呢,他一没见到人,二没见到案卷,他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是一个县令暴卒在官衙,而官衙内的属官竟然胆敢隐瞒此事。
他还听说这里头还牵着别的官眷。但是谁家的人就没打听出来了。
宋三思:“只能辛苦你跑一趟了。”
师爷起身道:“为大人做事,怎么能叫辛苦?”
宋三思:“带上刑房的人去,看一看人犯的情形,如果没有大的毛病,就让他们加紧赶路。”
师爷:“仵作带不带?”
宋三思:“带上吧。那何县令的尸首应该也是一并上路的。”
师爷:“遵命。”
苗梦莲坐船出城,沿河而下。
他这一回就是往金陵去的。
他是舍人出身,从小是跟着老舍人读书识字的。他聪明得很,很擅长学外国话,当今皇上还是个小太子的时候,他和别的几个舍人就是陪皇上学习的,他因为学外国话学得好,皇上挺爱问他的。
后来,先帝病重,彼时还是太子的皇上就想找人出去找药。
当时太子说:“这天下之大,到处都有灵物灵药,说不定哪里就有能治父皇这病的。”
苗梦莲就是这样出的宫。跟他一样被派出去的人前后有好几十人,后来有的死在外面了,有的回到金陵照旧当舍人去了,也有升了官的。
他却去当了一个通译。
他做通译,却不单纯是通译。
皇上常常送信给他,天南海北的问他一些事,他能答的都答出来,答不出的他就去查。
他在皇上的厚赏之下,早就建起一大份家业,外人看他只靠通商通译就能赚下这么多钱,都以为他十分厉害。
其实那都是皇上给的。
他猜像他这样的人,皇上身边一定不少。
这一回,他是听到未大人的名号才主动找上门去的。
未大人可是皇上曾经多次垂问过的。
大约是未大人远离金陵,皇上觉得他一定不是金陵这些老臣的人,才想好好提拨他,又担心他是无能之辈,才多番调查。
未大人仅有一子一女,儿子是亲生的,女儿是妻家的。
未大人与妻子分离多年的事,皇上也是知道的。
未大人独寝多年,却未置一妾一婢,实在是钟情之人。
在皇上眼中,贪花好色的和独钟一情的,那就是不一样的两种人。
前者自然不可信,后者就多了一分金刚之志。
苗梦莲这回亲身接触,感受不小,等见到了皇上,必定可以好好说一说了。
?[130]见陛下
金陵。
太监刘波是从小就净身的太监。
他们这一批太监都是由老太监去河南河北两地趁着灾年采办的。
众所周知,灾年逃难的时候,小孩子是最容易被丢下,也是最容易被卖掉的。价格便宜,量大。
不止是皇宫会趁着灾年去灾区采买男童。
各地旺族、地主,各地的寺庙、道观,都会在灾年去灾区采买人丁。
他们不会买壮年男子,因为壮丁在过后多数都会被官府再抓回去,不然地就没人种了。
只有小孩子才可以这样自由买卖。
老太监除了买男童之外,也会买女童。宫中有侍女所、纺织局,专为供给宫中贵人使女所设。
这也是做善事,进宫有老人教导,衣食无忧,宫中也禁绝私刑,哪怕日后老了,也有宫人所、济养院可以去,不会老无所依。
所以,刘波从来没有因为被卖入宫中做太监而记恨老太监。
只是当年买来的男童死在净身之上的也有二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