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以习武之人的耳力,想听清并不困难。

“船帮的船把头说了,还得您给出出主意。”行商一鞠到底,行了大礼。

说起来,世人只知行商靠倒买倒卖谋利,自在得很。

殊不知他们亦有苦处。

那就是交易需受牙行的制约。大宗买卖要在牙行登记,以便官府抽成收税。

可货物入了仓,商人们就做不得主了。

“公子容禀,岭南的头春茶有多金贵大家都晓得。”行商拍出算盘,拨弄着颗颗圆润的算珠。

“那牙行仗着有官府背书,坐收厚利也就罢了。此次竟然无故压货,不许我们私觅买主。”

众人呼吸急促,胸膛起伏。

桂枝儿听个大概,也明白了。

立春后的茶芽,经过整冬休眠,恰遇春雨浇灌,变得肥硕鲜爽。

可牙行横插一手,压住商货,弄得客商干着急。

“做我们这一行的,身家性命都押在行情涨落上。”行商苦着脸计算损失,“好端端的紧俏货要是拖到立夏后,可就不值几文了!”

“都说公子您在楚淮这一带有门路……”

头戴幕篱的男子忽地抬手,优雅而果断,截断了滔滔不绝的话语。

嘈杂之声骤停。

“你们前日只说受报复,仆从被扔进灰房子。”男子声调婉转悠扬,“这人,我也帮着赎回来了。”

“牙行之事,我尽量打听,但不保准有信儿。”

三言两语,轻轻撩拨着人的心弦。

“还得仰仗您关照。”

行商们大为感激,双手捧着一叠厚厚的银票,低头弯腰放在茶几上。

待众人散去,男子掀开幕篱的面纱。

眉如远黛,英气与妩媚交融。眼角点染着桃花胭脂,为深邃含情的眼眸增添了一丝魅惑。

他转头看向桂枝儿,长睫如扇,轻轻颤动。

“我是谢鸢。”他抿唇笑道,“姑娘有空,可以来白鹭洲小酌几杯。”

小谢公子上了妆,果真艳丽无双。

第46章 一封家书春水既融,盼君归。

离开茶馆时,晌午已过。

骄阳照在楚淮河上,浮光如金鳞般闪烁跃动。数十艘轻舟飘行,美不胜收。

无怪乎,这里能吸引大量的南北行商、文人墨客。

但总有人不请自来,破坏惬意悠闲的氛围。

“桂小娘子,老爷给您的信。”驼衣侍从神出鬼没,微微躬身,双手将信件举起。

那信是素纸制成的信封,用红火漆封印。

与桂枝儿临行前留在卤味店中的几乎一样。

只是字迹要好看百倍。

“哎,我都说了自有住处,不劳烦刘大人。”桂枝儿烦闷地呼了口气,眉头紧蹙。

她实在有些哭笑不得。

或许是在莱城操刀的上元节晚宴暴露了行踪,暗卫一路纠缠不休。

几次三番邀请她,入住沿途城镇的春和景明客栈。

“谁知你们开的是不是黑店?”桂枝儿耍起了无赖。

说着,桂枝儿干脆撕开了信件封口,她倒要看看这位知府大人想说什么。

首先跳出来的是一幅人物小像。

雪山连绵。

身着朱红色交领棉袍的女子,手持木杖,脚踏木板。

飞驰滑下山坡时激起一阵冰雪碎片。

刻画面部轮廓时,铁线描边,刚劲有力。

色彩渲染不重,大片留白,仿佛把北境呼啸的寒风也一并带出来了。

英姿勃发的女侠形象跃然纸上。

“说过要画幅画给我当谢礼,竟还真兑现了。”桂枝儿仔细观摩一番,愈发欣喜。

心情一好,再看信件就不那么抵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