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

几岁的顾文松觉得,自己从小就众星拱月,在家里,爸爸妈妈围着他转,在幼儿园,他也是个“小大佬”,走到哪里后头都会跟着一帮小朋友。他喜欢的姐姐也应该先向他伸出橄榄枝,主动跟他亲近才对。

小少爷理所当然地翘着小二郎腿,等待着。

可每回,不管是他和爸爸妈妈去姥姥家,还是温舒唯到他们这里,姐姐都没有主动跟他说过话。

姐姐总是很安静,走哪儿都随身携带一本书,乖乖和爸爸妈妈打过招呼后,便独自坐到一边学习。回回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标准好学生姿态。

那时的小文松有些失望,不过他很快便调整好了心态,用小手拍拍自己的小胸脯,像个小男子汉那样宽慰自己:姐姐话少,不爱笑,应该天生就是这样的性格。自己作为弟弟,一个纯爷们儿,要理解姐姐,不可以小心眼。

直到某一日,顾文松被接去姥姥家时,正好透过卧室窗户,看见姐姐和几个跟她穿相同校服的哥哥姐姐们一起补作业的画面:

姐姐趴在单元楼的墙上,正在奋笔疾书写着一本练习册。

旁边一个看起来娘兮兮的哥哥正在抄她写的,边抄,边说了句什么。

姐姐瞪眼,抄起笔打了个那少年一下,随后便捂着肚子笑起来,前仰后合,眼泪都给笑出来了。

少年少女们嘻嘻哈哈有说有笑。

彼时,六岁的小文松看着姐姐灿烂的笑颜,瘪瘪嘴,心里怪怪的。他忽然意识到,姐姐的性格其实并不内向,甚至非常的开朗活泼,她不是不爱笑,只是不爱对着他笑,她不是不爱说话,只是压根不想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