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带他们下山来,逛逛。”刘红军介绍了一句。
“嗯,大山和石头都是好孩子,以后你们好好团结,这进山打围靠的就是团结。
噶伙计,最忌的就是账目不清和斤斤计较。”刘老爹笑着对大山、石头交代了一句。
“嗯呐!”大山和石头使劲点着头。
进屋之后,大嫂忙着给众人倒了水,然后转身进屋,不一会拿出二百块钱。
“红军,这钱你拿着!”
“大嫂,你这是干啥,几只傻狍子,我还能要钱?”刘红军连忙推辞道。
“红军,这要是以前,大嫂肯定不会给你拿钱。
你现在不是自已,你既然带着大山他们打围,那就不是你一个人的事。
你能想着把傻狍子送过来,大嫂就已经领你的情了,不能再让你往里搭钱。”大嫂说着把钱塞进刘红军的口袋里。
“大嫂,那也用不到这么多。
三头傻狍子你给一百就不少。”刘红军连忙掏出钱,要还给大嫂。
一头傻狍子也就六七十斤重,剥皮剔骨之后,不到四十斤肉,拉到山下卖的话,一斤肉也就四五毛钱。
三只傻狍子,连着皮毛,也就一百块。
“红军,这个你就不懂了,这活的狍子,用来送礼,可比死的更有面子,所以这价格自然也高。”
“大嫂,咱们姊妹没必要算的那么细。
你给我一百块钱,我给大山他们有个交代就行。
算的太细,容易把咱们的亲情算没了。”刘红军一边说着,一边数出一百块钱,还给大嫂。
刘红军和大嫂推让的时候,刘老爹坐在一旁,和大山、石头聊着家常,询问他们家里的情况,杨秋雁和大山、石头给刘老爹讲述榆树屯分家的事情。
对刘红军和大嫂的事情,全程都没有过问。
好似没有听到一样。
一番推让之后,刘红军还是只收了一百块钱。
这个价格,说不上谁吃亏谁占便宜。
只能说,大差不差。
又聊了几句之后,大嫂到了上班的时间,打了个招呼,去上班。
刘红军也带着杨秋雁三人离开了大嫂家,到外面去逛逛。
太平沟场部火车站旁边,有一个自发的集市,每天都有山里的人坐着小火车来这里摆摊卖东西。
卖的都是自家产的或者山里打的。
公社那边也没人去管。
第135章逛街,买狗崽
有道是春江水暖鸭先知。
国家的政策发生变化,最明显的就是这集市,以前都是鸽子市,黑市,偷偷摸摸的买卖。
现在,都已经默认,公开的买卖。
只要不是投机倒把,卖一些山货,自家鸡下的蛋,根本没有人管。
刘红军知道,等到明年的时候,这个小市场,就会开始收费,公社派人过来收卫生费,摊位费。
今年不收,是因为政策不明,公社那些人,不敢收,一旦收了,就代表着集市的合法化。
他们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所以就采用这种默认的态度,让集市自由发展。
刘红军带着杨秋雁三人,先到集市上转了一圈。
集市上说是卖山货和自产生活物资,可实际上,并不是只有这些。
总有一些喜欢吃螃蟹的人,发现了赚钱的门道,跑到集市上摆摊卖东西。
比如一些小百货之类的,还有二手的锅碗瓢盆,以及二手的小人书之类的。
“红军哥,你看哪儿有卖狗的!”石头拉住刘红军指着一处摊位说道。
“怎么?你想买狗?”刘红军看了一眼前面卖狗的摊位。
那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一身打扮,一看就是山里人。
这个山里人,指的不是屯子里的人,而是居住在大山里的自然户。
就是那些不愿意参加合作社,或者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