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买票,坐小火车的人还是不少,刘红军带着杨秋雁上了火车,找了一个位置坐下。
后面陆续有人上来,不多大一会功夫,就把小火车不大的车厢坐满。
杨秋雁好奇的趴在车窗上,观望着外面风景,这还是她第一次离开太平沟,到大山外面。
对外面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刘红军也在欣赏着车窗外的风景,这种比较原始的风景,再过十来年可就看不到了。
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
中国速度开始发威,这些原始风光好多都消失不见。
大约一个多小时,刘红军和杨秋雁来到了县城。
林场小火车的车站在城外,刘红军和杨秋雁步行着走进县城,去另外一边坐火车。
“红军哥,县城的房子好多啊!”杨秋雁好奇的左右打量着。
“县城人多,房子当然多了。”刘红军说了一句废话。
他是真的没有感觉有什么,也只是比公社房子多一些,房子也主要是平房为主。
楼房很少,就连县政府大院,也都是平房,只有县委招待所是一栋三层小楼,供销社是两层的。
他们现在行走的街道是县城的主要街道,整个县城其实也就两条主要街道,一条东西路,一条南北路。
一个县城的精华就集中在这两条街道上,准确说应该是在东西走向的街道上。
各个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包括供销社之类的商业店铺,都集中在东西走向的街道上。
南北街道则是各个机关行政事业单位的家属院。
在往外则是一些小的街道,则居住着各个工厂的家属院,以及零散的居民。
来到火车站,刘红军拿出介绍信,买了两张前往牡丹江的火车票。
运气不错,下午就有一趟开往牡丹江的火车票。
刘红军带着杨秋雁在火车站附近的饭馆吃了一顿饭。
味道还算可以,这个年代的火车站还不像后世那么乱,倒也没有什么不开眼的人,过来找麻烦。
主要,也是刘红军可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重生,性格不像小年轻那样,更懂得什么叫财不露白。
也不喜欢装逼打脸,扮猪吃老虎的套路,他就追求一个安稳。
所以,大额钞票,都被他贴身放着,留在外面的,也分了好几个口袋放着。
每一次拿出来的就是三五块钱,以及一些零散的票据。
如此,也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吃完午饭,还有一些时间,刘红军带着杨秋雁在县城逛了逛。
杨秋雁逛得津津有味,刘红军却是感觉一点意思都没有。
就这么一些店铺,有什么好看的?
可惜时间不够,不然带着杨秋雁去电影院看个电影倒是不错。
转了一圈,两个人什么都没有买,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才来到火车站,坐上前往牡丹江的火车。
两个多小时之后,傍晚时分,两个人来到了牡丹江。
“哇!红军哥,牡丹江的楼好高啊!”
“红军哥,这里的街道好干净啊!”
“红军哥,这里人好多啊!好多自行车啊!”
两个人到牡丹江的时候,正好是各单位下班的时候,路上的人自然比较多,步行的,骑自行车蜂拥在不算很宽的街道上,形成一条人流长河。
自行车的铃声很清脆,带着一阵铃声从步行的行人身边经过,留下一群人在那儿羡慕妒忌。
这个年代的自行车,虽然不像五六十年代,保有量已经很大,但是人均拥有率,也不到百分之二十。
平均下来,一家还不到一辆自行车的拥有率,有一辆自行车,自然还是让很多人羡慕的。
主路上还有公交车和汽车驶过,还有马车、驴车、牛车和汽车很和谐的行驶在马路上。
当然了,只要忽略汽车的喇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