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粮食才多少钱?姥爷姥姥两口子就算敞开了吃,算他每人每月三十斤口粮吧,两个人也才六十斤口粮,花钱买粳米,也不过才12块钱。
加油站这边的摊子生意要真能火起来,12块钱,不到半天就能赚回来了。
这笔账连姜甜都能算清楚,更别提胡姥姥那么精明的老太太了。
姜甜决定不跟家里人玩心眼了,就跟姥姥姥爷实话实说!
胡家。
听完外孙女的话,胡姥姥只思考了不到十秒钟,就决定去童老板的加油站看看。
她心里其实已经心动了,姜甜说的没错,这笔账老太太算得可清楚了。
女儿这段时间在省道边上卖盒饭,一天能卖多少盒,能赚多少钱,她心里大概都有数了,不然也不会同意让两个儿子拿钱去省道边上盖房子。
她没有一口答应,主要还是想去看看加油站边上能不能卖吃食。
以及,这个加油站的老板,是不是个好相处的厚道人。
姜甜还是把一切想的太简单了。
加油站每天进出的车子确实很多,但,万一她这边把生意给做火了,加油站老板看着眼红,明年把地方收回去,让自己家里人在那边卖饭团,那她老人家,岂不是白白给他人做了嫁衣?
胡姥姥不愧是看过《鸡毛信》和《地道战》的,她没让儿子和外孙女跟着,自己拎着个打了补丁的编织袋,装成捡破烂的,在童老板的加油站附近转悠了两天。
还进去讨过两次热水。
回来就跟俩儿子说,她决定了,要找童老板租一块地方卖饭团。
大舅胡建国都惊呆了。
向来知道自家老太太有点虎,没想到她老人家居然越老越虎!
第99章 童老板的手段
胡姥姥行动力惊人。
跟家里人宣布了自己的决定之后,立刻就让外孙女带她去找童老板,付了一年的租金。
这次老太太打扮得干净又精神,还特意换了一身新衣裳,就连精明的童老板,都没认出来眼前这老太太,居然就是昨天来家里讨热水喝的乞丐婆。
姜甜真是万分佩服!
怪不得都说她姥姥这一代人,能耕田,会织布,还会扛枪打鬼子,老太太年轻的时候,不会还给红军送过鸡毛信吧?
正好家里在盖房子,红砖、水泥、瓦片什么的都是现成的,胡姥姥为了省钱,本来就想盖个不大的小屋子就算了。
姜甜不同意。
这可是她亲姥姥!
房间小了,冬天还好,暖和,夏天不得把老太太给热坏了?
也不知道她是怎么跟两个舅舅说的,反正等胡姥姥“验收”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一个挑高足有四米的“小”房子。
房子面积倒是不大,里面只有不到二十个平方。
里面却做了一个独特的设计:靠近前面柜台的部分,上面全部是空的,靠近后面的部分,却用四根水泥柱撑起了一个挑空的“阁楼”,做了一个小楼梯通到上面,平时店里常用的米面油之类的,都可以暂时储存一部分放在这里。
这是预防万一生意太好了,当天做的不够卖,还能做一批出来。
这样一来,屋子里空气流通性好,夏天待在里面也不会闷热,还多了个挑空储藏室。
对于每年都有雨季的地方来说,真是太友好了!
童志远闲着没事也过来参观了一番,看到这个小楼的设计,喜欢得很,转头就自己找人在旁边盖了个差不多的。
没办法,他是个“对称强迫症”,这小楼白墙红瓦,看着还挺好看的,可惜只有一个,不对称,他又不好意思让胡家出钱给自己再修一个。
只好自己出钱,在旁边又“复制”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小楼。
姜甜差点以为童老板反悔了,自己也想摆摊卖粽子,后来才知道,他招了个店员,搁这儿卖机油和各种修车的零部件呢。
真是妥妥的资本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