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玩意儿做的真好啊,拿来放报纸,展示他们的优秀报道,简直不能更合适!
韩四书点头赞许:“这个货架子做的好,既增加了饭店的营业额,也顺带着帮咱们县的土特产做了宣传,一举两得啊。”
不愧是领导,看问题的高度都和普通人不一样。
到了打菜的窗口,韩四书想进里面去看一下,姜甜早有准备,立刻让人拿出来几件自制的防尘服和防尘帽、口罩,面带歉意地对韩四书解释道
“为了保证菜品的安全卫生,我们饭店有规定,所有进入烹饪和打菜区的店员,都必须穿上防尘服,佩戴防尘帽和棉布口罩。”
这卫生条件也未免太正规了吧?
简直比省城的国营饭店还要规范!
韩四书接过防尘服,主动把外套脱下来,穿了上去。
戴上口罩的时候,宣传干事小孙举起相机,请示领导:“韩镇长,要不要在这里合个影?回头我冲洗出来,给报社也寄两张过去。”
韩四书点点头:“拍吧。”
咔嚓一声,这张几天后登上了省报的照片,就这样拍了下来。
中午,韩镇长一行人,还在芳姐饭店,吃了一顿店里特色的“快餐”。
为啥叫“快餐”呢?
当然是因为打的菜和其他饭店的小炒差不多,但却不用点了菜等着厨师现炒,而且价格也比去饭店点菜更便宜。
韩四书要了一个蒜蓉苋菜,一个虎皮青椒,一碗肉末蒸蛋,还有一个梅干菜烧肉,两荤两素,外加一碗小份米饭,还送一碗紫菜蛋花汤和一碟泡菜,才花了不到两块钱。
既干净,又好吃,饭菜的份量也给的够足,怪不得这个芳姐饭店,自从开业之后,短短一年之内,就客似云来,高峰期吃饭都要排队。
韩四书等人快吃完的时候,芳姐饭店已经座无虚席,后面排队买到快餐的,没地方做,也不嫌弃,干脆就端着托盘,坐在屋檐下面吃。
场面可以说十分壮观。
孙干事三两口把剩下的米饭扒拉到嘴里,端着相机就跑去拍照去了。
原本以为,韩镇长穿着防尘服,带着乡镇干部们视察的照片,可以作为投稿的配图。可现在,看着乌泱泱的人头,孙干事忍不住纠结起来。
怎么办?这大排长龙的照片,好像更适合作为这条投稿的配图啊!
这个芳姐饭店,果然是名不虚传,里面能写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从门口画线整齐的停车场,到两边的专用洗手池,再到客餐分离的展示架,甚至就连后院的厕所,为了防止对店里的食材造成污染,都是特意建在围墙外面的,中间一道小门,走出去才能上厕所……
这些细节,不注意可能不会发现,一旦注意到了,孙干事真是恨不得把每一条都写在稿子里。
这可都是亮点啊!
第188章 新时代文明个体户
几天后,韩四书来店里吃饭,顺便给胡琼芳带来了两份报纸。
一份是县里的日报,另一份却是大名鼎鼎的省报!
县报用的配图,是韩四书穿着防尘服考察快餐店后厨的那张照片。
省报选中的配图,却是中午用餐高峰期的时候,芳姐饭店打菜窗口“大排长龙”的一幕。
照片里,胡琼芳戴着防尘帽和棉布口罩,只露出一双好看的眼睛,微笑着给客人打菜。窗口的一边,排队的人几乎一眼望不到头。
省报的标题,果然如韩四书所料,用的是“个体户化身文明经营户 336省道掀起文明新风”。
文章用336省道之前的经营乱象做对比,大力夸赞了胡琼芳这样的文明诚信商户,号召全省的个体经营户,都应该向胡琼芳同志学习,做一个讲文明、讲诚信、讲卫生、讲奉献的“新时代文明个体户”。
捧着手里的省报,胡琼芳眼圈一红,忍不住抬手捂住了眼睛。
就在去年,她因为在村里过不下去了,不得不带着两个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