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厂这样的私营企业,城里人可能看不上,但在他们乡下孩子看来,就是他们家庭能力范围之内,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了。
毕竟这年头初中毕业生也不值钱了,初中毕业,去工地搬砖的也不少呢,还有的留在农村务农,干着“修理地球”的手艺活,还不如到粽子厂打工呢。
有这个“正式工”的胡萝卜在前面吊着,这批落榜学生们对于签什么“在岗培训实习协议”,是半点都不犹豫的。
别说镇上了,这年头,就是乡下的老师傅带徒弟,开始那两年,也不会给小学徒发工钱的。
你想想,人家都免费教你吃饭的手艺了,不让你交学费就不错了,你还想要钱?想屁吃呢~
本来以为这个“学徒工”,学手艺期间顶多混口饭吃,厂里能包吃住,每个月给他们十五块钱生活费,就已经是很好的待遇了。
结果没想到,进厂实习三个月后,情况渐渐有了变化
厂里“劝退”了十几个在流水线上喜欢磨洋工、技术也不达标的“实习生”。
紧接着,又提拔了一批实习期间表现优秀、技术掌握数量的实习生,让他们做了“见习生”。
这批人对外依然顶着“实习生”的名头,并不算正式工,但每个月拿到手的钱,已经和正式工差不多了。
虽然根据法律规定,胡姥姥不能和这些孩子签订劳动合同,发放足额工资,但她老人家可以根据“多劳多得”的原则,给这些孩子发放计件奖励呀。
包一个粽子,正式工是一分钱的计件工资。
见习生就减半发放。
即便如此,那些手速快的见习生,一个月下来,也拿到了将近一百块钱的计件工资。
再加上厂里的实习生补助,还有逢年过节的各种福利,这待遇,已经和镇上一些厂子的正式工差不多了。
消息传到家里,下面各个村子都轰动了。
一时间,到处都在找门路托关系,想把自家孩子送到粽子厂去做“学徒工”。
这里面,居然还有何春玲的亲爹!
也就是那个家暴成瘾、差点把姚惠芬活活打死的渣男。
第210章 天赋惊人的姚店长
姚惠芬也没想到,她和前夫,居然还有再见面的时候。
老实说,姚惠芬差不多已经快把这个男人给忘了。
忙于事业和捞钱的女人,谁会闲着没事,去怀念从前那段糟糕得差点送了命的婚姻呢?
现在的姚惠芬,走出去,人人都要叫她一声“姚店长”,可不是从前那个唯唯诺诺、任打任骂的乡下小媳妇了。
有韩镇长的帮忙,胡琼芳的分店很快就开了起来。
分店的地皮虽然没有总店那么大,但在姜甜的一番运作之下,分店能接待的客户量,居然比总店还要多。
其实姜甜一开始还没想到的,她和胡琼芳最初的打算,还是和总店一样,前面留一块空地作为停车场,后面盖房子开饭店。
画设计稿的时候,姜甜到现场溜达了一圈,回来就改了主意。
母女俩又去这块地皮附近转悠了两趟,回来之后,就决定不要大型停车场了,门口只留下几个车位,剩下的地方,全部拿来盖房子开饭店!
原因也很简单:姜甜突然想到,韩镇长是打算把这一片,招商引资,打造成双峰镇第一个“工业厂区”的。
也就是说,未来,他们这家分店真正的长期客户,可能不是路过的大车司机和乘客们,而是那些在“工业厂区”上班打工的人!
这些人可买不起小汽车,也不需要坐大巴到店里吃饭。
门口留一小块空地,给工人们停放自行车就足够了。
再说了,韩镇长想要把“招商引资”,在这一片建厂子,姜甜可不觉得他能这么快搞定那些厂子。
毕竟现在才1986年,距离九十年代,各大企业工厂“大拆大建”的年代,还有好些年呢。
在那之前,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