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写作文不说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吧,至少应该做到语句通顺、紧扣主题。

可王平的作文,每次都跟挤牙膏一样,卡着题目要求的字数,一个字都不多写,这也就算了。

真正让欧阳四海这个语文老师无法忍受的是,都初二了,这小子居然还分不清“的地得”三个字的准确用法!

别的同学的作文,再差,起码还能挑出一两段可圈可点的。每次批改到王平的作文,欧阳老师都要提前喝上一大口凉茶。

不然他怕自己作文还没改好,血压就先飙上去了。

废话连篇就算了,还毫无感情,通篇都是流水账,让人看了想打人……

今天语文课代表把王平的作文本放在最上面,欧阳四海还以为这小子又是最后一个交作业的,正准备忍着牙疼,“拜读”他的大作,没想到这一次,王平却给了自己一个巨大的惊喜!

这次的命题作文,写的是《我的父亲》。

按照这小子以往写人物的风格,开篇肯定是大段毫无意义的人物形象描述,结果这一次,开篇就差点把欧阳老师的眼泪给感动出来。

王平写的是:昨天,我在工地遇到了我爸,可是,我却假装没有看到他,因为工地上的爸爸,和他每次回家的样子,都不一样。

第二段,王平写了自己的爸爸每天下班回家的样子,总是穿得干净整齐,咯吱窝下夹着的饭盒里,还有中午在工地食堂省下来舍不得吃的肉菜。

可是,王平在工地上看到的父亲,头发上全都是白灰和豆大的汗珠子,穿着一身打补丁的破衣裳,弓着腰,扛着沉重的水泥袋子,走路的时候,两条小腿都直打颤。

爸爸低着头扛水泥,所以没有看见我。

我也低着头,不敢让爸爸看到我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