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书真是高估了这些人的眼光,实际上,绝大多数做小生意的,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一个行业,只有看到有人做这个挣到钱了,他们才会蜂拥而至,争相模仿。

现在什么都没看到,还想让他们掏钱?有钱人也不傻,早有人通过“内部关系”打听到了,说镇上想把新街那条路修通,但修路的钱,上面不批,要他们自己想办法。

好家伙!这是拿咱们当“人形提款机”呢?

韩镇长信心满满,愿意买账的却寥寥无几,新街这个项目,眼看着就要黄了。

就在此时,商会会长胡琼芳,还有她娘家两个哥哥找了过来。

“什么?你们两家、要把新街两边的地皮全都买下来?”韩四书惊讶道。

胡琼芳皱了皱眉:“镇上有规定,不允许同一户人家购买多块地皮吗?”

韩四书连忙开口:“当然没有!只是,新街两边划出来的地皮不少,东面三十八块,西面四十一块,你们两家,确定全部都要了?”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按照他们划分的地皮大小,一块地皮五千到八千左右,就算取平均数六千吧,三十多块地皮,也要将近二十万了,这年头,谁家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啊?

胡琼芳笑了笑:“我们也知道不是一笔小数目,这不是,先来问问领导,要是能买的话,我们再去想办法筹钱。”

筹个屁的钱哦~她闺女早就把这笔钱准备好了,就等着她把这些地皮给弄到手呢。

自从姜甜“一战成名”,带着自己家和姥姥家,在省道两边买地暴富之后,全家人都陷入了对她这投资眼光的盲目崇拜里。

别问,问就是努力在天赋面前一文不值。

有些人就是天生带着财运,财神爷都要追在她屁股后面喂饭吃。

姜甜说新街那边的地皮以后会涨价,胡琼芳毫不犹豫地拍板:“买!”

两个舅舅也跟着起哄:“要不我们也跟着买点?”

胡姥姥翻了个白眼:“想跟着你们外甥女发财就直说。”

最后两家商量了一下,这事儿也别跟外面人说了,姜甜打听过新街地皮的价格,小一点的五千多,最大的也不过八千多,他们家完全能拿得出这笔钱。

大舅和二舅就更不必说了,大舅去年承包工程赚得盆满钵满,二舅自己开了一家服装厂,从南边请了一个设计师过来,现在他们厂里的时装,都摆到本地百货大楼去了,能不赚钱吗?

姜甜跟家里人说的是,新街那边虽然现在看着有些荒凉,但那边靠近外国语大学,按照市里的规划,以后肯定还会有其他大学搬过来的。

等到市里的大学都搬过来,到时候整个大学城至少几万人,还愁附近没有生意可做吗?

这些地皮,就算他们自己不做,盖成门面房,每年的租金收入也不少了。

“反正镇上也没规定,地皮买过来就要马上盖房子嘛~等路修好了我们再盖房子。”姜甜无赖一笑。

等新街的主路修好,至少要一年到两年时间,他们再慢吞吞把门面房和后面的配套住房盖起来,又要两三年的时间。

五年之后,就算大学城还没建好,336省道全线贯通之后,沿线的房价也涨起来了。

而且,有一件事姜甜没有跟家里人说,如果她记得没错的话,再过十几年,双峰镇外面的老房子也要拆迁,为附近的大学城做配套职工小区。

她还记得上辈子有个工友就是镇上的,当时开玩笑说,虽然他们全家没一个大学生,但小区里住的,不是教授就是博士,就是因为当初拆迁的时候,他们这批回迁户,也被分到了大学城配套小区里。

现在低价拿下这些地皮,盖成门面房,等到大学城职工宿舍建成之后,家里这些门面房,可就是妥妥的“沿街旺铺”了。

到时候她也要和韩季松一样,手里拎着一大串钥匙,每天啥也不干,吃饱了就拎着钥匙,踩着人字拖,挨家挨户收租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