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做就做,趁着小作坊生产出来的两用包、手拎包在省城火了一把,姜甜趁机低价收购了本地三家做不下去的小服装厂,利用人家的机器和现成的工人,直接转行做箱包。

她这边刚入行就做的风生水起,那边,之前偷了她的设计图,自己生产收纳包的服装厂老板懵了。

这种卫生巾收纳包样式简单,但凡是会针线活的,基本都能自己模仿着做出来。

因此,为了能大赚一笔,他找人借了一大笔钱,想要趁外地还没有这种卫生巾收纳包,多生产一批,运到外地去,批给那些摆摊的。

没想到他这里囤的货还没来得及卖出去,那边,姜甜就已经让人做出了新款的收纳包。

新款的设计比老版的更精巧,里面两个夹层依然是装卫生巾的,不过中间设计了一个带扣子的夹层,扣上之后,完全看不出来里面装了什么。

而且这个夹层上,还有几个铁环子,可以挂钥匙的,钥匙藏在里面,也不会像以前放在口袋里那样,叮当乱响,刮到大腿还很疼。

收纳包从外面扣起来之后,背面居然还有一个带暗扣的小包,可以放一些硬币什么的。

新款收纳包一出来,瞬间秒杀老款。

怎么说呢,虽然很多人手里的老款收纳包刚开始用,但并不妨碍她们又看上了新款的。

而且姜甜这小奸商多坏啊,新款收纳包故意推迟了一个礼拜上市,先在门市部搞了一次促销,买够十五块钱的卫生巾,才能免费领到一个新款的多功能收纳包。

等到省城的大姑娘小媳妇们,差不多把接下来三个月的卫生巾都买了,姜甜这才让人把新款收纳包全部放出来。

一举占领市场!

囤积了几万个老款收纳包的服装厂老板:“……”

第388章 化整为零,闷声发大财

囤在手里的几万个收纳包,一时间从香饽饽变成了过气的滞销货,服装厂老板气得差点吐血,只能放弃省城这个“战场”,赶紧把手里这批收纳包,拿到下面的县城去卖。

继续放在省城,根本就卖不掉。

就连天桥摆摊的都知道,现在省城最好卖的,是“向军箱包厂”生产的各种新式两用女包、多功能收纳包。

当然了,还有更贵一点的男士公文包,不过因为成本太高了,不适合他们这种摆地摊的,所以都是那种开店卖成衣的,或者百货大楼那种地方,才会进这种高级货。

姜甜也没想到,这个年代的箱包生意,居然比和盒饭生意还赚钱。

本来她都打算,开个箱包厂,出一口恶气,顺便给自己的卫生巾厂,养一个专供各种定制赠品的小厂子,能小赚一笔就够了。

反正她买下那三个厂子,主要也是为了等拆迁。

虽然前世她没来过省城几次,但也知道,现在还有些像是城郊结合部的城南,等到省城的铁路南站和汽车南站过几年建设起来之后,这里的地价和房价都会跟着飙升。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买厂子的时候,她特意绕开了以后要修铁路南站和汽车南站的地方。

虽然这时候拆迁也能赔偿一笔钱,但是跟几十年后的房价和地价相比,就真的是不足为道了。

说起来,还真是多亏了那个偷她图纸的缺德老板提醒啊~不然她差点忘了要在省城囤一点房子和地。

这可是省城啊!

后世不说寸土寸金,但主城区的房价,也没有低于三万块钱一个平方的。

上辈子她打工的那个工地食堂,老板娘就经常骂老板,让他少吃两包烟,把钱省下来,攒着给两个孩子换学区房。

听说老板家就是省城的,那时候省城好一点的学区房,已经涨到一个平方差不多四万块钱了,老板娘想把老家县城的房子卖了,再换一套面积小一倍的省城学区房,还差一百来万呢。

不过,囤老房子那都是小钱,真想赚一笔大的,还得去囤地皮。

省城的地皮当然不好买,但是,这次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