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给澹台尧喂了一次药。

微生幼瑶才悄悄离开皇宫。

殿外。

十几个大臣还跪在紫宸殿门口。

大有一种澹台尧不出来他们就起来的意思。

最后。

紫宸殿外的事情成功传到了太皇太后的耳朵里。

京郊外。

容浔站在角落里盯着不远处扎堆的难民。

这些百姓被赶出城已经快大半个月了。

还不肯离去。

眼见着人数越来越多。

郊外的这处野地里四处都是人。

一到夜里,他们便倾巢出动,到附近的农地里去将能吃的作物都盘了过来。

那些农户一年到头的心血被他们一夜之间毁的差不多了。

多少人怨声载道。

也有不少人去大理寺诉苦。

但官府那帮酒囊饭袋现如今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模样。

对于他们的诉求全然置之不理。

那些农户哭丧着脸进去。

最后又带着一脸的怒气走出来。

“不行,这样下去一定会出大事的。”

容浔焦急道:“若官府的人再不出面,周围的农户一定会和这些难民起冲突,到时候事情闹大了,一定会出人命的。”

“此事属下也想到了。”

昌宁低声道:“只是王妃,大理寺那边现如今被宫中的宦官把控,根本搭理百姓,百姓们也是求助无门啊。”

“不能再找大理寺了,这地方现在完全是一个摆设。”

容浔说着悄悄往回走。

一点儿也不敢惊动前面的难民。

他一边往回走一边对昌宁道:“如今在朝堂上能说上话的人不多,为了百姓着想的就更不多了,此事还得去麻烦温国公,现如今,也只有他老人家能管这事儿了。”

容浔其实也在赌。

温国公好歹是温皇后的父亲。

澹台尧再荒唐。

应该也会顾及着这一层关系,不敢对温承安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情。

昌宁听了。

暗暗点点头。

或许温国公那里是唯一的希望了。

他伸手对容浔行一礼:“那奴才这便去国公府。”

容浔点点头:“去吧,记住,千万不能让人发现。”

“是”

昌宁收起双手。

转身往灌木深处跑去。

不一会儿就不见了身影。

文喜看了看天色。

走上前对容浔道:“小公子,看着天儿是要下雨了,我们先回吧。”

“也好。”

容浔手中捏着一块玉佩。

把玩着上了马车。

这几日除了担忧城外这些无家可归的百姓。

容浔最有忧心的还是澹台肆。

他那么多人去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