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训之时,如莺身着大袖礼服、头带镶宝钗冠,跪得父母是安庆林与小郑氏。

安庆林见公府老太君来做正宾,颜面大涨,做出个严父样,咬文嚼字说着训词。

如莺好不容易捱到礼成,心中不是滋味。她从未想过及笄这一刻,她跪拜的母亲竟不是虞氏。虞氏亦连她及笄礼成都不能亲眼瞧见。

方才她死死攥着手心,才不至于伤心得落下泪来。

守孝三年,不过是虚数,实则二十七个月,至明年此时,如莺便可出孝。

岑广安与安庆林商议儿女婚事,安庆林满口应下,如莺对这一切一无所知。

如莺十五这一年,三月仲春她及笄,七月夏末时疫消,朝堂民间尚来不及欢庆,金秋桂榜都未揭,辽东王便直逼山海关,与京城西南部的镇北王呈犄角之势,吓得御座皇帝大病倒下。

朝堂闹纷纷,宰辅分作两派,一派誓死抵抗,一派盼着迁都。前一派得了英国公诸人拥护,后一派得了承恩侯等人拥护。

承恩侯是国舅夜,皇后兄长,太子舅舅,他万不敢让自己外甥葬送此处。

暮秋十月,半病的皇帝领着大臣迁都金陵,封英国公为一品大将军,令其驻守京师。又将主战宰辅留下。贵妃高义,愿与皇六子留守京师,待御驾归来。

祁尚修令祁尚儒二房带上老太君去金陵。老太君以年事已高,不想离老国公太远为由拒了,并将祁尚儒夫妇叫到跟前好生交代一番,二人含泪跪拜。

思珍抱着自家祖母哭了一场,便去法妙寺将这些消息告知如莺。如莺大惊,未想到情形竟是这般坏。

次日,岑氏亦上山来,让她收拾东西快些回去,到时,岑家与公府二房一道走,安家亦是一起。

二二二 <春莺啭(蜜姜)|PO18臉紅心跳

来源网址: /books/98/articles/84992

二二二

小郑氏领着婢女在会客堂等如莺收拾衣物。桌上的茶上了又凉,凉了再上,如此反复,不知过了多久,如莺才出来。

小郑氏起身,正欲问出了何事,却见如莺仍是一身居士素袍,头上僧帽亦未摘,道:“莺姐儿?”

如莺礼道:“夫人见谅,方才耽误许久,我亦是想得清楚,金陵我便不去了。我曾为母佛前许愿,三年修行、抄经百卷供奉佛前,如今三年之期未满,百卷经书不足,我不可就这般离了法妙寺。否则太过不孝。”

小郑氏吃了一惊。她向来面子上做的好,安庆林因她识大体,尤对她高看一眼。她这趟来接如莺,不得以为之,知如莺有留下之心,惊诧之余,悄悄松了口气。

他们一家四口已适应京城生活,安庆林仕途平顺,她生意、管家两不误,子女不出幺蛾子,这便是她想要的日子。安如莺一回来,家中便说不出的怪异。

但规劝之言不可少,她道:“你孝心可嘉,你母亲九泉之下亦不会怪罪与你。换了金陵佛寺,再把经书奉上亦可。京师太危险,我来前你父亲再三叮嘱,必要接你回去。”

如莺道:“京师有宰辅大人,各位守城将军同在,必不能教贼子攻入。贵妃高义,留守宫中,我区区一小女子,不过是为着全了一片孝心。”

话说至此,小郑氏再无他话。

小郑氏将如莺之话传给安庆林,安庆林大怒,过不了几日,仍是放心不下,却是带上岑云舟同去法妙寺。

男客不受接待,只能侯在山门外。

如莺出来,竟见自己父亲与岑云舟同来。

她上前行礼,安庆林道:“莺莺,连圣驾都要南迁,京城不宜再留。如今各府都在收拾行礼,你莫要耍小孩子脾气,快快收拾好衣物出来。”

如莺又将与小郑氏说的那番话再说一回,安庆林气得一甩衣袖,去了轿中。

云舟道:“莺莺!”

他比从前更高些,褪去少年人的青涩之感,已隐隐有些利落稳健之风。他入吏部半年,在吏部做着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