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心绪,他发现他在小徒弟身上似乎总是容易看走眼。
无论如何他决定收南枝为关门弟子,就已经做出选择,无论最后九皇子有没有那个心思,他能做的就是将自己所学授予门下弟子,在风暴来临之时有更多的实力保存自己。
面对仁安帝的怒火,世家决定放弃一部分人,断尾求生,同时也开始谋划那些被舍弃之人空出的位置,该安排哪些人补上。
只要替换上去的人选依旧是世家的人,那么就根本没有让其伤筋动骨,只是杯子破了将水倒入另一个杯子之中,水完全没撒。
第59章
最后仁安帝的处理出乎意料的平和, 好像之前在朝堂之上发的火都是假象。
仅仅是处置了调查官员,就带过了考题泄露之事,有的世家开始警觉, 有的则放松警惕, 觉得仁安帝不过是个纸老虎, 还是要看世家脸色行事。
南枝知道, 他爹按兵不动无外乎觉得此时将人发作了,换上来的依旧是世家的人, 他闹了这一场完全没有任何收获。
还不如暂时按压, 等到考完之后,他手上有可用之人再将那些人逐一换下, 仁安帝心中早就列好名单。
盯着那些位置,他想要为他的枝枝铺路。
比起犹豫不决的伴读,皇帝的心思反倒更加坚韧, 认定之后绝不动摇, 并且不动声色开始为小儿子制造条件。
盛京中所有考生都在观望,考题泄露之后科举又回如何发展, 考生之间界限分明。
世家子弟自认为拿到内部消息,对于此次科考有恃无恐, 反倒对那些没有任何背景的寒门学士看不上眼。
被瞧不起的寒门学士自然也有自己的小团体,相互之间针尖对麦芒,不过也有一些比较特殊, 两边都不站要完全不关心世家和寒门之间的斗争。
文若是其中之一, 冯凤熙同样也没参与进斗争之中,这俩人还阴差阳错的成了好友。
一个出身世家,一个出身寒门。
这俩人倒是难得三观一致,都是认为以自身实力考出成绩才是硬道理, 那些所谓真题嗤之以鼻。
不过文若提前得到一些消息,确定冯凤熙亦是品性正直之人,于是提醒了一句,考题不一定是真考题,但考题类型可以参考。
南枝看着风平浪静的盛京,连那个讨厌的古董商都蛰伏下来,他可以顺利推行科举。
“文若最近如何?”作为唯一个参加科举的谋士,南枝十分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