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方对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中的沉思。如果中年男子对自己儿子的行动并不知情,那他如何得知受害者伤势如何。

要么是所里有人透露消息,要么是他一开始便对此事知情。现在没有证据,他们也不敢妄下结论,只能试着从网络和审讯中获得突破口。

“我去申请查一下持刀男子的手机和社交软件,再跟审讯的同事说一声。”

“我去联系温棠医生,向她表达一下对方想要和解的意愿。”

梁悠悠打开手机,温棠已经通过了她的好友申请,并发来一句简短的介绍:“华大附院心外温棠。”

“温医生好,我是梁悠悠。”基本的自我介绍之后,她继续打字,“温医生,刚刚当事人的家属来了,希望和您和解,请问您有没有和解的意愿?”

温棠的信息很快回复:“不必了,按流程处理吧。”

梁悠悠并不强求,只是站在客观立场上走一下流程,把对方的意愿表达出来,而不会附加任何额外的看法。

“好的,您的意思我会转达的,您保护好自己。”她回答道。

梁悠悠犹豫了一会,还是发过去一条消息:“温医生,对方的真实目的还没有问出来,不能排除有人指使的可能,所以您还是再小心些。”

“我知道了,谢谢你。”

温棠放下手机,垂眸思考。她实在想不通,到底是谁在背后挑事。

被买热度的流言、莫名出现的关于她家庭住址的流言,以及,这个蹲在她家门口的持刀男子……

她试着从结果逆推,科研中培养出来的良好的逻辑思维帮助她把事情整理成逻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