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起来,于谦说皇位已定,不会?再?更改,所?以理应尽快接明英宗回?来,朱祁钰见最得力的大臣都这么说,只能说听你的听你的,然?后就真把明英宗给接回?来了,与这行为相?比,明英宗这遭遇,比之宋钦宗真不是强了一点儿半点儿。】

【不过有一说一,朱祁钰的确也?有做得不地?道的地?方。】

【比如把明英宗迎回?了北京之后,朱祁钰随即把对方软禁在南宫。一锁就是七年。还有就是希望自?己儿子朱见济能够取代明英宗的太子朱见深成为皇位的合法继承人,而朱祁钰对此的做法是贿赂朝臣。】

“咳!”

朱祁钰的脸色很有些?尴尬。

另一边朱祁镇的脸色也?又是难看又是复杂。

是,对比起宋钦宗的下场,他能回?来的结果的确很幸运,但现在他好好的皇位坐着,凭什么让他退位?

朱祁镇真是百般不愿,但他觉得自?己已然?到了悬崖口,前进无路,后退不能,这可怎么办?

又听天幕继续道:

【土木堡之变之际,孙太后先立明英宗之子朱见深为太子,后立朱祁钰为帝,其用意很明白就是这大明江

????

山依然?是明英宗的,朱祁钰只不过是代理执政而已。所?以朱祁钰只能不断试探,外加贿赂朝臣,希望他们?在储君的问?题上能站在自?己这边。】

【终于这试探和贿赂换来了朝臣们?的默认,他们?开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于是在景泰三年五月初二,朱祁钰废侄子朱见深为沂王,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可是到了第二年,只当了1年多皇太子的朱见济就夭折了。】

什么?!

朱祁钰猛然?瞪大了眼睛,几乎不可置信。

【贵州道监察御史钟同曾言:“太子薨逝,足知天命有在。”】

对比朱祁钰的惊骇和打击,朱祁镇则是骤然精神一振天命!!

正统合该是他一脉才对!

而就在朱祁镇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之际,结果又听天幕道:

【但先不论继承人的问?题,单说朱祁钰和朱祁镇相?比较起来,若以“得人心”为标尺,朱祁钰无疑是更受士大夫与百姓认可的君主,其救国之功与政治实绩远超朱祁镇。】

【《明史》中,文官集团虽对朱祁钰易储颇有微词,但却普遍认可其治国能力,称“景泰当危难之际,定倾扶危,功在社?稷”。而且朱祁钰临危受命监国并登基,任用贤能之臣、励精图治,稳定混乱的时局,组织北京保卫战使明王朝转危为安,继而发展经济,赈济灾民、安抚流民,安定社?会?,的的确确是一位承前启后,有功于国计民生的贤明之君。】

【相?反朱祁镇,不仅宠信宦官王振,仓促亲征导致20万精锐覆灭,自?身被俘,几乎断送明朝江山,被讥为“叫门天子”,甚至通过“夺门之变”复辟后,以“谋逆”罪名处决北京保卫战之功臣于谦,民间传“天下冤之”,成为其最大政治污点!】

【另有纵容徐有贞、石亨等?夺门功臣专权,使朝政再?度腐败,为后续曹吉祥、石亨叛乱埋下伏笔!】

【杀于谦、信用小人等?行为令其声名狼藉,文人笔记多称其“昏聩反复”,百姓甚至传唱“京都老米贵,哪里得饭广”的民谣讽刺,可见朱祁镇这种人,能力不足,能成功复辟,仗着不过是“血统论”罢了。】

又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天幕给出的信息太多,什么夺门之变,以“谋逆”罪处决于谦......还有石亨等?人的叛乱?!

最最重要的是,朱祁镇复辟之后,竟依旧另朝政再?度腐败?!

这不就是狗改不了

朝臣们?不由得看向天幕提到的这些?人,最后又看向朱祁镇,毫无意外在朱祁镇脸上看到了极其难堪又难看的神色来,而石亨和徐有贞等?人的脸色也?是不由得难看至极,甚至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