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白行云还是刘阔的下属,下属弹劾上官,一个不好就落了个身死的地步。

大周律,下官弹劾上官者,若查证是污蔑,以弹劾同罪论处。

就是说,跨部门弹劾可能还没什么,要是同部门下官弹劾上官,要是证据不齐全,下官弹劾上官的是何罪名,那这个下官就是同罪名。

所以很多人惊讶白行云的大胆,颖王肯定会保住自己最大的阻力的。

谁不知道,六部之中,户部吏部是颖王的,礼部是中山王的,中山王已死,已换了尚书,目前谁也不属,工部兵部是首辅的,刑部没有站队。

吏部尚书彭晓庄之子在春日宴上可刚算计了迟晚。

六部之首为吏部,其次户部,这两个权力最大的地方都在颖王的手里,可想而知颖王的势力发展得有多大。

还好,圣元帝对兵权把控得紧,颖王又不像中山王是个武将,手底下的兵将没有几个。

只是在朝会上,下官弹劾上官还是少见得很,所有人都等着虞九舟裁决。

不等反对的声音出现,虞九舟面色平静道:“查。”

虞九舟的声音算不上大,听在百官的耳中,甚至比刚刚的那一声春日惊雷还要炸裂。

殿内群臣面面相觑,谁都没有想到,长公主根本不给人说话的意思,直接下令查。

还是说她已经掌握了证据?

长公主殿下什么时候拿到的证据,证据有多少?

没有人敢说话,众人的脑袋都在快速运转。

可被弹劾的刘阔来不及多想,他立马上前跪下,“臣冤枉,还请殿下明察。”

白行云从衣袖里面拿出奏折,“证据全都在此,还请殿下查证,另大理寺也接到了武城的万人血书,还请大理寺卿呈现。”

大理寺卿:“?”没这回事呀。

孙玉琢都蒙了,她最多再过一个月就退休了,这么关键的时间,怎么就频发大事了呢。

早知道年前就该退休,不该等到现在。

哪知身为大理寺左少卿的迟晚走了出来,“回禀殿下,万人血书已呈陛下,首辅也看见了。”

被点名的首辅高正只得走了出来,“是,臣看见了,确实是万人血书。”

这个时候,拉越多人下水越好。

现在是户部,大理寺,内阁首辅,还有迟晚这个身兼多职的人。

谁都看出来了,白行云是驸马的人,由白行云开头,驸马来辅助,那这件事是长公主殿下主使?

想明白这点,不少人就更不敢说话了。

聪明人早就看明白了,如今朝堂谁才是权力最大的那一个,以前是皇帝,然后首辅跟三王齐平,现在不一样了,现在长公主排在首辅跟王上之前。

孙玉琢都麻了,怪不得迟晚站在了她的旁边,还自称大理寺的人,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驸马这是要拉大理寺下水啊,可她能怎么办呢。

她只能走出来说:“启禀殿下,经大理寺查明,户部尚书刘阔贪赃枉法证据确凿,本想写了折子递到内阁,现在看来,等下朝后,臣就奉上折子。”

逃避是没用的了,现在只有一个办法,跟着驸马一起扳倒户部尚书刘阔,这样她还能好好退休。

迟晚笑了,正如自家殿下说的那样,孙玉琢这个人佛系归佛系,但谁招惹她,那她出手就毫不留情。

朝堂上发生的一切都是她们商量好的,皇帝也知情,而皇帝不想把事情弄得太僵,就让虞九舟主持朝会。

要是局势能控制住,他就出来坐收渔翁之利,要是局势控制不住,那错处就都是虞九舟的。

但虞九舟也不是任人算计的,真以为她的目标是除掉一个户部尚书呢。

迟晚的目光移到虞九舟的身上,两人的视线正好在空中触碰。

两人默契地勾唇,接下来才是重头戏。

作者有话说:

迟晚:妻妻之间心有灵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