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们这些人,算起来,皇帝最不信任的应该是他。

因此圣元一朝他没有机会,而他的机会在从龙之功。

现在的他算是两头押注,不管最后是宝安王当皇帝,还是长公主摄政,他都有一席之地。

最好还是宝安王摄政,长公主能倚重的人太多,从小一起长大的平凉侯,外祖徐家,可宝安王只能倚重他。

算来算去,信国公还是觉得,倾家族九成力支持宝安王,剩下一层则是为董家留个后。

想让董家成为徐家那样的家族,就不能怕输。

赌赢了,他就是大周权臣,到后面谋朝篡位也未可知。

“信国公是个野心家,要他认主,是要遭到反噬的。”高正站在京都除了皇宫跟长公主府,最豪华的院子里,看着池塘里的鱼,正在争先恐后地吃着他撒下的鱼食。

忽然,一只爪子快速伸出,池塘里面的一条鱼被拍到了岸上,就在鱼跳动着要回到水里时,一道影子冲上去把鱼再次按下,一口就咬断了鱼的脖子。

高正只看了一眼,语气无奈,“小黑,你又抓吾的鱼吃,厨房缺你吃的了?”

然而回应他的只是“喵”的一声。

黑猫咬着鱼离开了原地,只留下了高正一个人,“你啊,这府上除了你时不时闹出些动静,便是死气沉沉的。”

他今日在朝会上开口,本就是看出了皇帝,长公主,宝安王,三方都想要颖王死,这就是他先开口的原因。

同时他也看出来了,信国公到底想做什么。

果然,身在漩涡中,总是什么都看不明白,自从儿子出事,高家只剩下一个空壳,而他也只剩下一条路可走后,他就什么都看得明白了。

他用鱼竿把池子搅浑,“殿下,水已经浑了,可很快就清了,殿下你究竟是怎么打算的呢?”

池子里的水浑浊后,许多鱼都隐匿在了池底,等水逐渐清了之后,鱼又从里面分鱼食吃。

这就像那些世家,天下乱了,他们就藏起来著书养名,让那些人不敢杀自己,等天下平定下来,他们又开始出来帮皇帝治理天下,实际上不过是分食利益。

他高正是真正从底层考上来的,他家是在一个小村子,能读书读出来,还能坐到首辅的位置,靠的是什么?

他高正一生,二十岁之前困苦,三十岁之前蹉跎,然后开始领悟做官之道,二十年来步步高升,坐到首辅的位置上。

没有背景,没有资源,凭借自己上位,一生如履薄冰。

要不是儿子自作聪明,他高正却不会到现在这种境地,可那是他发妻为他留下的唯一一个孩子。

正是如此,高正才会愿意主持变法。

初次听闻高正一生的迟晚,心中很是感叹,“能从一个农家子弟走到首辅之位上,还是未满六十的首辅,只要不犯错,他还有很长的路可以走。”

可惜遇到了一个坑爹的儿子,不然至少还能在大周主政十年。

虞九舟看了春归一眼,示意她在泡脚盆里加水,然后道:“年轻时候的高正说,做一个好官,就是为民做事,事的对错,由百姓评定,而非高官。”

迟晚挑眉,“也是,有些高官看中品行,有些高官看中利益,每个人心中的好官都不一样。”

可百姓的评定很统一,谁能让他们吃饱肚子,谁能为他们做主,谁就是好官。

虞九舟把脚伸出来,迟晚主动接过擦脚巾帮她擦干净。

看着迟晚的低头认真的模样,她眸子里面染上了些许的欢喜,“官场讲究和光同尘,不然就是异类。”

这样就会被所有人排挤打压,所以高正刚做官那会,被排挤得厉害。

“不能随波逐流,又不能特立独行,还是挺难的。”

迟晚知道在大周官场上,不和光同尘是升不上去的,可是跟他们做一样的事情,自己的良心又过不去。

就像张居正,一个为国做事的事情,却要伪装自己是一个霸道奢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