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能好好地活下去,有人可以依靠,小孩子能读书上学,这是一个很美好的社会。
可是大周现在,别说老人小孩,正常有工作能力的人,都未必能吃饱饭。
迟晚代替虞九舟主动开口道:“军饷必须给,而且是给全大周的将士,但是户部确实没钱,想要得到这笔钱,有两种办法。”
安易之猛地坐了起来,她对迟晚的成见已经消失,也知道近日迟晚做的那些事情,知道对方的能力,所以她本就不抱希望,可此刻她心中的希望又重新燃起了。
“你说是什么,不管再难,我都可以去做,平凉侯府随时待命。”
她知道,不管是什么办法都很难,她能做的只能是尽力推动这件事的完成。
所以无论付出什么代价,只要能给军饷,她都在所不惜。
迟晚摇摇头,“你是将军,战场上需要你,此事不该你出头。”
战场上的将军只管打仗就好了,粮草军饷,那该中枢想办法。
虞九舟现在就是中枢的半个掌权人,毕竟实际上的掌权人还是皇帝。
因此安易之才会这么难以开口,她也不想给虞九舟带来麻烦,可想到自己手下的那十万将士,大周的百万将士,有些事情不做是不行的。
如果真的给虞九舟带来麻烦,她宁愿牺牲平凉侯府,可这件事,绝不是一个侯府填上就有用的。
户部三千万两的亏空,别说一个侯府,就算再加上一个王府也平不了。
眼看就要攀扯到皇帝身上,想想就知道,会迎来什么后果。
安易之着急了,“迟晚,你就说是什么办法,有什么需要我做的,你尽管吩咐就好。”
迟晚也没有卖关子的意思,“第一个办法,把跟户部亏空相关的官员家全抄了,能抄多少是多少,剩下的银子再由少府补足。”
“第二个办法,那就是长公主府拿出这些银子。”
跟户部亏空有关的官员太多了,可也只能抄出不到千万两的银子,剩下的银子都让皇帝补足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剩下的长公主府稍凑凑也够了。
问题在于抄家带来的后续麻烦,要逼皇帝拿钱。
至于让长公主府都出,那就太麻烦了,她们这么有钱,皇帝能不忌惮?
怎么做都有坏处,第一个办法麻烦,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凑齐银子,第二个办法容易,但长公主府未必能承担起这件事带来的后果。
很有可能虞九舟的监国权力没有了,迟晚的实权官也别做了,只做一个闲散驸马,她们之前做的一切准备,几乎到了归零的情况。
安易之是耿直,可她不是傻子,她很快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迟晚定定地看着她,“我倾向第一种,你要知道,第一种虽然麻烦,用时长,但是最稳妥,就是将士们得受一段时间的苦,选第二种的话,如果上位的是宝安王或者是别的人,那就是对全天下百姓的不负责。”
就不是只有将士受苦了,还有大周百姓,要是再遇到一个像圣元帝那样的君王,大周百姓就有难了。
安易之不是得寸进尺的人,她保证道:“只要今年能给军饷,我能保证,我手底下的那些人,绝对不会出乱子。”鲜猪府
迟晚跟虞九舟对视了一眼,此时最难的就是虞九舟,简直就是圣元帝专门用来顶锅的,这件事要是不处理好,后续很多事情就完了。
后面还会成为背锅侠。
送走了安易之,迟晚下定了决心,“殿下,该让天下见识一下,皇城司真正厉害的地方了。”
抓人抄家灭族,总得让人知道,哪怕户部亏空了三千万两,也有的是办法找补回来。
另外,迟晚还有一个办法,“这天底下乡绅是有钱的,但想让他们吐钱不容易,而他们好名,殿下认为修路如何。”
要想富先修路,长公主府在京都修路,修好的路立碑,谁出钱多,谁就会被记在碑上,名垂青史,后人也能看到,古代有一个这样的人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