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驻扎在鹤山关外的军队是假象, 实际上人已经偷偷溜到了各个边镇,对燕北发起了攻击。

突然袭击之下, 难免陷落了两个镇。

平凉侯及时调整战术, 又把陷落的镇子给抢了回来。

十二月二十日,信国公所谓的董家军不服管教, 导致重镇失守。

这件事圣元帝勃然大怒,还是让信国公带着亲卫去燕北。

十二月二十五日, 双方发生大规模战斗,平凉侯组阵迎战,哪知北宁动用了十多万军队,以车轮战的方式针对平凉侯。

平凉侯手中战旗挥舞,让身后军队支援, 结果无人行动。

平凉侯本部, 分布在了各镇, 以防北宁偷袭, 她的身边只有一万本部人员, 身后的都是信国公的董家军, 对方有心让安易之死在战场上,自然不会去救援。

最后安易之在亲卫的保护下, 才艰难突围, 还好有李保接应,不然就死定了, 可是安易之还是丢掉了半条命,还处于昏迷当中,以防有人加害,李保当下做主,躲到距离边境不远处的一个村落养着,等养好了伤再说。

要是有人知道安易之还活着,未必不会下毒手。

这个村落里的村民听说北宁打了过来,大部分人都逃走了,留下来了一些老人,但没有留下粮食,饿死了不少人。

李保他们过来时,只剩下了四个老人,这四个老人已经饿到只剩下了皮包骨,每天吃些野菜野草甚至是树皮,他们想着,万一能活下去呢。

李保他们身上吃得不多,每个人都会携带的行军干粮,以防万一用的,一个人两个大饼,一点点腌菜,腌菜里面只有很少的碎肉末,每人一袋水。

这还是皇城司司卫的干粮,普通士兵身上的带的干粮更差,里面可能还掺了糠。

这就是为什么,京营的人嘴上骂迟晚,心里却很感激迟晚的原因,迟晚不仅让他们吃饱了,还把他们当成了人,而不是为战争而死的牲畜。

大周军队吃的饭菜,好点儿的,能吃上青菜稠点儿的稀饭,要不然就是吃糠咽菜。

李保出身底层,家里实在是养不活了,才把他送到宫里做太监的,还能有条活路。

所以他知道迟晚的好,他也从未在迟晚身上感受到对阉人的看不起。

李保本不是一个心善的人,可他还是让人给四个老人,一人两个饼。

可只过了两日,老人便死了两个,一个的饼掰开泡了一块,一个把饼小心翼翼地包裹起来,藏在了怀里,据说她是等着自己的孩子回来吃,她的孩子还没有吃过白面呢。

李保让人找了草席,把村里死去的老人裹起来埋了,立碑石村老人墓。

他站在床边看着依然在昏迷的安易之询问,“驸马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驸马传信,让我们好好照顾平凉侯,等他好了,再召集兵马,恐有自己人害平凉侯性命。”

李保点头,“跟驸马说,咱家死了,平凉侯也不会死。”

来传话的人一愣,连忙道:“驸马也说了,让李大人保护好自己,回去请李大人吃饭。”

“吃饭?”李保整个人都怔住了,不敢相信地问道:“你说什么?”

来人重复了一遍,“驸马说,等你回去,请你吃饭。”

李保喃喃自语道:“驸马要请我这个不全人吃饭?”

这该怎么接,“不全人”三个字可不好接,来人默默不说话。

半晌,李保擦干了眼泪,“咱家会好好地回去,也会让平凉侯好好的。”

李保这边的消息传回来时,迟晚跟虞九舟站在沙盘桌边上,很明显,这张沙盘桌跟之前那张不一样。

要是不换的话,两人怕是不能在这里讲正事了。

虞九舟看着沙盘蹙着眉头,“安易之昏迷后,大周军队节节败退,抽调的支援军刚到京都,小姨母要立马行军,行军路上怕是不容易,这些人都不服管,”

信国公去了燕北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