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还没过。他该不会江郎才尽了吧?”

有人反对,“他那哪是江郎才尽呀。我听说他每次考试都会出事。不是头疼,就是恶心,考不完就被抬出来了。”

不少人替他惋惜。

林七苏同样唏嘘不已,问陈士远,对方也很无奈,“从勇,他很苦的。”

陈士远见他什么都不知道,回去的路上,就跟林七苏说了严从勇的情况。

严家祖上也是书香门第,二十年前,他三叔染上赌瘾,将家产全部赔光,严家开始没落。严父为了能重拾祖上荣光,一家老小勒紧裤腰带供三儿子读书。严从勇本人也是愿意的。他有个指腹为婚的未婚妻,对方家境不错。

如果严从勇没有考中秀才,严家这门婚事极有可能保不住。毕竟自古都是“高门嫁女,低门娶妇”。疼闺女的人家不可能让女儿嫁过来过苦日子。

刚开始严从勇也的确没让家人失望,年仅十岁就中了童生,是当之无愧的神童。自打四年前,父亲染了病,家里入不敷出,他拼命学习,压力一日比一日大,每次参加院试都出状况。

林七苏听出来了,严从勇这是心里出了问题,家人给的压力太大了。

“听说他还有个二哥,因为要供他念书,二十二了依旧没成亲。”

林七苏之前觉得压力挺大,可跟严从勇比起来,他这点压力都不算什么。

之前他虽然夸下海口说十五岁就中秀才,但他爹娘也没在他面前念叨。

可严从勇呢?他妹妹给他送个饭都要叮嘱他好好学习,可见在家里,其他人没少说,这压力能不大吗?

林七苏想劝严从勇压力别太大,条条道道通罗马,并不只有科举这一条路子才能出人头地。

谁知严从勇半点没入心,垂头继续念书,连半分钟时间都不给他。

陈士远扯了扯他的袖子,冲他摇了摇头,小声道,“没用的。他不会听的。”

这种话他们曾经劝过很多次,每次他都反问“既然你觉得不只有科举一条路子,那你为什么还要念书呢”,今天他没搭理林七苏,都是看他年纪小,不跟他计较。要是换个人来说,他早就怼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