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小二听了一头雾水,“你们说的是沙果吧?还是紫奈?”
林文和摇头,“不是果树,它的枝叶类似于茄子。”
店小二想了半天,摇头说没有。
林文和道了谢,喜气洋洋出了店。
苏南珍看他的表情,立时笑了,林文和不敢大意,以防万一他指了指旁边,“我再去别家问问。”
林文和一连问了好几家,都没有番茄这种蔬菜,两人这才放下心。
接下来,林文和在大街小巷叫卖,又卖了二十来斤,瞅着天色不早,才将剩下的山货全卖给铺子,空着车往回走。
路上,林文和拖着板车,苏南珍坐在板车算账,折腾一天,他们赚了230文。再去掉进城费每人五文,再加上板车,一共十五文,净赚215文。
再加上上回挣的112文,总共327文。
收货三天,兜售一天,平均每天81文。倒是比给人打短工来得强。
林文和听媳妇算完账,对未来也充满信心。
第12章 挖野菜
回了家,天已经彻底黑了,家里人已经吃完饭,正在院子里乘凉。
林七苏见父母回来,迈着小短腿迎上来,当看到两人空着手回来,心里一阵失望,他还以为爹娘今天去县城卖货,赚了钱能给他带好吃的呢,瞅这架势,这是没挣着钱啊。
不怪他这么想,而是他了解他爹,林文和是个张扬的性子,他这人憋不住话,要是挣着钱,他恨不得嚷嚷得全村都知道。
不仅林七苏这么想,老林家其他人也都是这么想。
在路上,苏南珍不让林文和告诉家人挣了多少钱。她倒不是担心家人分一杯梗,而是担心家人嘴不严,回头村里人知道他们挣着钱,也开始收山货。
他们这生意刚开始,正是平稳发展的时候,可不能出岔子。
林文和没真正做过生意,自是媳妇说什么就是什么。
林文富是个好大哥,他憨厚淳朴,常常把“吃亏是福”挂在嘴边,他觉得自己身为大哥,应该说点什么话宽慰三弟,可惜他嘴笨嗫嚅半天,直等老三两口子吃完饭,也只憋出一句话,“老三,你别灰心。要是做生意挣不着钱就回来种地。”
林文贵都被大哥这话逗笑了,懂他的都知道他这是在宽慰三哥,这不知道的还以为大哥在挖苦三哥呢。
林文和扯了个僵硬的笑脸,“没事。我没亏本,就是挣得有点少。等我摸清楚挣钱的门道,一定会有起色的。”他放下筷子,回屋拿上“账本”,然后拉上媳妇,挨家挨户给人结算银钱。
等苏南珍和林文和给村里人结账完,回到家,家人已经全部睡了,就连林七苏都睡得直打横,小肚子随着呼吸上下起伏,偶尔还能听到小呼噜。
苏南珍和林文和无奈一笑,两人洗漱过后,躺在床上,把系统叫出来,兑换了一斤三两的番茄种子,便也睡去了。
翌日一早,林家人要下地干活,早早就起了床,三春和四巧已经做好了饭菜。
正当他们准备用早饭,东屋突然传来一声尖叫,吓得林婆子手一抖,手里的窝窝头直接掉进粥里,喷了她一脸。
林婆子气得够呛,拿布巾擦掉脸上的粥,刚要起身骂人,就见林三风风火火从外面冲进来,手里还提着一个小布袋,他神神秘秘进屋,嘴里直喊娘,“娘,你快看!我一大早在床头发现了这个。”
众人闻言齐齐看去,只见那个小布袋里有一斤多的种子,颗粒比芝麻大一些,土黄色,却是他们从未见过的种子。
林婆子辨认半天都没认出来,“这什么种子?”
大家面面相觑,纷纷摇头说不认识。
林婆子抬头仔细打量老三,“你刚说这种子哪来的?”
林文和一脸无辜,指着自己那屋,“就我们床头啊。”
众人都不敢相信,林文富张了张嘴,“老三,该不会是你们俩在县里买的,后来给忘了吧?”
这倒是有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