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坛子的无娘果酒是按照一比二十的比例来的。

林老头抹了下嘴,“味道还成。”

苏南珍却道,“酒味有点淡了。下次最好用高度酒。还有药草也淡了点,得多加点。”

林文和点头,又拆了另一坛,让大家品尝。这坛无娘果酒是按照一比十的比例来的。

这次的无娘果放的比上一坛多,酒的滋味更好一些。

第三坛无娘果酒是按照一比五的比例来的。

无娘果的味道比较重,本来这味道就很特别,每个人闻到后的反应也不一样,有人觉得像蘑菇和大蒜的融合,有人觉得这是麝香、泥土和大森林的气息,也有人这是让人欲罢不能的诱惑气味。

酿成酒,比例就要拿捏住,不能过重,免得全是蒜味儿。也不能太轻,轻了没滋味儿。

孩子们见大人们喝酒,也馋得不行。林七苏偷偷给其他孩子每人倒了一点点。量不多,只分到一点碗底。但对于这帮没喝过酒的孩子们而言,绝对是意外之喜。

不过初次喝酒的孩子根本受不住这酒味儿。有几个孩子觉得酒太辣了,直接将酒吐到地上。

林婆子看到,骂了一句‘糟蹋东西’,林文和哈哈大笑,“酒是穿肠毒药。以后你们长大了能少喝就少喝。”

几个觉得不好喝的孩子皱了皱鼻子,“我们才不喝酒,太辣了。”

林文和让大家投票。喝过酒的大人和孩子全都参与投票。大家一致认为第二坛的滋味更好。

苏南珍还是觉得这松露味不太正宗,“我觉得第二坛的药草多加一点。改成一比八吧。”

林文和点头记下,“行,等明年开春,咱们就多酿一些。这酒夏天加冰更好喝。”

初二这天,出嫁的闺女走娘家。

林文惠带着三个孩子回了娘家,这次依旧没带大姐夫。

问她理由,林文惠解释要留在族里帮忙祭祀。大家便也没说什么。

吃完饭,苏南珍提着婆婆一早给准备的节礼,没带儿子,和林文和一块往娘家赶。

大嫂和二嫂一早就走了,苏南珍却直到现在才走,一来她娘家离这边比较近,出了村子往东拐,走五里就到。

二来她不想早去,到了之后,她就得帮着干活,却只能窝在灶房吃饭,她吃饱了撑的,那么早去。

要不是为了替原主尽孝道,其实她根本都不会来这一趟。

前世她并不是生下来就是孤儿,她父亲在她三岁那年发了财,在外面找了个年轻貌美的小三,要跟她母亲离婚,母亲崩溃自杀,继母不喜欢她,父亲嫌她是个累赘,直接将她送到孤儿院。

后来她长大之后,不遗余力搞垮他的公司,他因此欠了一屁1股的债,小三吃不了苦,立刻抛弃了他,他那儿子也被他们两人养歪,父子两人互相折磨。她父亲知道她嫁入豪门无数次找她帮忙都被她撵出去。

她是个报复心极重的人。

林文和见他媳妇这气势汹汹,一副要跟人干仗的架式,整个人怵得慌亦步亦趋跟在她身边,生怕她脾气冲又惹出事来。

到了苏家村,远远就看到有几队穿着缟素的送陵队伍往村口方向而来。

领头是个五岁出头的小男孩,披麻戴孝,眼睛红肿。

原身记忆里倒是认识这个男孩,他是原身没出五服的堂弟,名字叫苏同。家里只有他一个,父母身体不好,只靠卖地维持生计。

这个孩子没了父母,成了孤儿,他那叔叔又不是个东西。这孩子以后连吃饭都成了困难。

苏南珍想到前世的自己,默默叹气。

“走吧。别伤心了。”林文和瞅了眼天色,提醒她。

苏南珍收敛心神,往娘家方向走。

还没踏进院子,离老远就听到院子里传来咒骂声,“快点!你怎么这么慢!真是干啥啥不行,娶你有什么用!”

苏南珍进门,就看到堂屋门口站着一位瘦弱的老太太,三角眼,高颧骨,嘴巴得得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