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羽林军中打听不到,原来他压根不在京中任职。
他遣人给后厨传话,“给三楼那桌新来的客,送一道茄汁牛腩山药面鱼。”
茄汁开胃,山药养胃,面鱼是西北特色。
东西做好,一上桌就吸引了几人的注意。
“我们没点这个。”
一个副将指了指桌上的汤碗,以为是伙计忙乱,端错了屋。
伙计刚隔着布巾放下碗,信手一叠笑道:“几位爷,这道菜我们东家送的。”
酒楼送菜不算稀奇,齐襄示意阿远给那伙计抓了一把铜子当赏钱。
伙计离开前端出小碗,把面鱼分盛出来才退下。
番茄酸香,牛腩切成小粒,酥烂入味,近乎入口即化,山药和面做成的面鱼,不仅比起普通的面鱼多了一丝软滑,面鱼本身亦用了模具,仔细一看,真是有头有尾的圆滚小鱼儿。
齐襄喝了一碗,只觉腹中暖意融融。
阿远见状,复给他重新添上。
在座的都是武官,胃口大得很,四个人就点了将近十个菜,除了齐襄在内的三人分了一整坛酒,最后再让这连汤带水的面鱼一填缝,状态何止是醺醺然。
想必嫦娥下凡都没法把他们拐去月宫,谁让月宫里吃不到和光楼!
“盛京人过的是什么好日子,真他爹的让人羡慕。”
一不小心,粗鄙之语都露了出来,为此在桌上遭人踩了一脚,脸都胀红了。
齐襄难得吃的有点撑,过去他受胃疾所恼,时常是吃不了两口就没了食欲。
可见和光楼的厨子,都是有真本事的。
席上有个叫老高的副将酒量最差,一顿饭吃到最后酒意上头,眼看要往桌子上倒,其余两人在旁无奈笑骂。
“要我说,咱们就把这厮丢这里算了,我都嫌丢人!”
齐襄安排伙计上几碗醒酒汤,让他们坐着醒酒。
他自己托辞更衣暂时离了雅间,实际是想出来透透气,消消食。
久不吃这么饱,不走动一番怕是晚上回去又要糟。
这就是这毛病的苦处,多吃少吃早吃晚吃,有那么丁点的不对,便会蹦出来闹腾。
“公子。”
一出府,阿远就换了称呼。
“这和光楼的前身是太平阁,四下回廊当中围出一个暖阁,听闻四时有花,景致上佳,即使易了主,也仍保留着,您不如去那边转转。”
去哪都一样,齐襄点了头,早就打听明白的阿远在前带路。
期间遇见小伙计,也笑着介绍,说那处的确有看头。
本以为充其量就是个种花培草的暖房,兰昌城的府邸里也有,因大长公主喜欢山茶,辟了个暖房种了许多茶花。
去了发现,还真是想简单了。
这暖房虽也有花,更多的却是菜。
房梁上垂下藤蔓,挂着丝瓜和黄瓜,地上团团大叶,下面掩映着硕大的南瓜,一盆盆小青菜上面还挂着水珠,番茄和辣椒红意喜人,在这街上的树齐刷刷掉没了叶子的季节,这副景象属实让人有些无所适从,清新而恬淡。
连尸山血海都见识过的侯府主仆,愣是对着面前的一筐小葱端详了半天。
片刻后,暖阁深处走出一个提着浇水壶的人来。
四目相对,两边皆意外。
回过神来,秦曦放下手里的东西敛衽行礼。
“草民见过大人。”
“贵君不必多礼。”
阿远左看右看,哪里还能猜不出这哥儿的身份。
想来就是那和光楼的少东家了。
“没成想会在这里偶遇大人。”
秦曦苦于不知恩公身份,只能随缘撞大运,上一回在王府撞到了,下回就不知猴年马月。
偏生就这么有缘。
一问之下,得知面前人果然就是云水阁的那桌客,登时笑开。
“听伙计说起时就有些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