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3 / 4)

他想过告诉张明霞和张家人自己的身份,毕竟赵家的身份可一点不弱,但最后还是没说,他不敢肯定如今就扒在张明霞身上吸血,肤浅贪婪的张家人会不会在知道他的身份后,借着赵家的名头在外面胡作非为。

所以他和张明霞谈过几次,但在对待张家父母的问题上始终无法达成一致,赵明礼觉得父母把孩子养大,孩子愿意用自己的能力去孝顺父母这是应当的,但要注意里面的度,更要在父母做的不对的时候指出他们的错误,而不是争执几句就放弃,任由他们下次继续犯错。

张明霞却觉得父母只是早些年日子过得苦,想要享受这是人之天性,没必要过分苛责,她会尽量劝阻,但该帮的也会帮,不会看着爸妈受苦。

最后两个人因为对张家人的态度闹得很不愉快,赵明礼觉得双方应该冷静下来再去思考,以免做出错误的判断,那个时候他没想过和张明霞分开,毕竟已经从认识到谈朋友已经好几年了,两人也从十五六岁到了二十三四,都是大人了,不该像是小孩子那么幼稚一生气就分开。

恰好因为工作的安排,他有两个选择,最后选择了下基层,以赵家的背景,他只要有能力,绝对不会有人敢贪他的功劳,加上自己认识的人脉关系,在基层带个三五年,就可以顺利升职,这份履历也可以让他未来的路更顺。

当然这里面也考虑到了两家的关系,他和张明霞肯定是要在一起的,如果张明霞最后还是选择了父母,那他之后不会让张家明白他这个赵家孩子的含义。

不在一个层次的人,只要你没有说明,别人是很难理解这种军中大佬代表的意义,反正日后他也是要走仕途的,家里的背景可以为他锦上添花,却不会带来更大的帮助,就让张家人觉得他们就是小有权利的普通人,就算张家父母再怎么过分,也不至于闹出太过分的事连累到家里。

他想的很好,张家的问题不是一时半刻能解决的,加上张明霞犹豫不决的性格,恐怕没个一两年是不可能下定决心的。

当然如果最后张明霞选择了和张家讲清楚,给他们适当的帮助更好,哪怕是想要帮忙安排她弟妹的关系,赵明礼都愿意。他没想到的是自己才下基层没多久,就发觉了不对,张明霞好几次在电话里欲言又止,包括两人的信中都有些让他不安,担心女朋友被家里人伤害,在询问无果后,他只好给堂弟打了个电话,让堂弟看一下是怎么回事。

却给了他一个大惊喜,口口声声说着会和他一直在一起,两人对未来的生活每一步都有彼此的存在的人,却已经和人订婚了。

没人知道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赵明礼的心情,从十三岁,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知道为什么自己没有父母,伤心过,难过过,叛逆过后,再也不曾喝酒的他,那天喝的酩酊大醉,却在第二天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他直接写信问了张明霞是怎么回事,张明霞才不得已告诉他,是被父母逼得。赵明礼当时心中只有愤怒和失望,被父母逼得同意和别人订婚?这已经不止是涉及到家里人,最重要的是张明霞这种对家里人无限制的纵容,总有一天会让她吃个大亏的,两人在电话里吵了一架不欢而散。

赵明礼那时候第一次开始考虑两人分开的可能性,既然张明霞已经和人订婚,他就不可能再继续若无其事的和张明霞来往,但很快张明霞寄来了信,告诉他,她不会嫁给孟二少,一定会想办法解决这件婚事。

基层的生活很辛苦,他又是从京市去的,需要从头到尾的去熟悉所在地的任何事情,当地百姓,企业,以及习俗之类的,每天都忙的焦头烂额,在这种忙碌中,心里的难受被抚平了不少。

能够让他在接到张明霞的信时,告诉对方如果两人还要既然在一起,希望张明霞能仔细想一想他说过的话,懂得反抗父母不对的决定,明白她在是张家的女儿的时候,也是一个叫做张明霞的独立个体,不要始终被亲情蒙住了眼睛。

张明霞答应会仔细考虑,两人也需要冷静,通信比之前少了一些,话题更偏向于朋友的暧昧,两个人能都很清楚,这是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