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的人突然变了性子,孩子下乡的那天他因为有事也没请假送两个孩子下乡,下班回家听说了自家的事,他就觉得不好。

对金明月他自然是疼的,可也不能把偏心表现的这么明显,这些家里的琐事都是张春华处理的,他想着到底是张春华的闺女,张春华又不傻怎么可能不对闺女好,像是他平时偷偷给闺女儿子补贴,难不成张春华就没有这么做过,到底是前后两窝的孩子,老大老二又没了娘,他难免更顾着些,也就不知道张春华做事那么没脑子,还被金花花在众人面前嚷嚷出来。

知道后他本来是想写封信安慰这孩子一下,最好能让她多照顾点明月,听说乡下的日子不好过,有些知青连饭都吃不饱,金花花一向懂事,知道明月体弱,肯定会照顾姐姐的。

但没等他写信,就接到了金明月的信,才知道金花花竟然找人调了下放的地方,和明月根本不在一个村里,当时就生气了。大概是因为习惯了金花花处处听话,在家里地位最低,只要自己说了,哪怕委屈了她,她也会在不满闹过之后乖乖的按照自己的意思来,金大诚当时就恼了这个闺女。

知道金花花手上没钱,连厚被褥都没拿,他也当作不知道,不是脾气大吗,那就自己想办法去,当然这也是他觉得张春华不可能真看着孩子为难,肯定会背着他给些东西的,压根就不知道张春华自那之后更加不喜金花花这个闺女,倒是真的听了金花花的话,把金明月当成了自己的亲闺女。金大诚问起的时候,她也都搪塞过去,金大诚也就不知道自从下乡之后这母女之间的关系没有丝毫缓和。

来这里之前他肯定是先去找了大闺女,好好的知青院不住,竟然住在牛棚,和一群臭老九住一起,金大诚当时就恼了,想要找大队长,怎么能这么欺负人呢,他都想好要是大队长不讲理就去找知青办,镇上的不行找县里,县里的不行就找去市里。知青办的人总不能不管这些知青的死活,把人扔到乡下就不管吧。

还是被金明月劝住了,大闺女好一阵哭,一边哭一边说,他听的云山雾罩,弄了半天才听明白,大闺女说的是她和小闺女不和,因为是后来才调过来的,被小闺女从中作梗,被知青院的知青排挤了,才住到这里。

就说哪一个当爹的听了这话能不生气,张春华更是气的当时就要来找金花花,质问她到底有没有良心,怎么那么恶毒,连亲姐姐都害。当下问清楚了金花花的住处,就找来了,一路上走过来,夫妻两个冷静了一些,金大诚想到自己的打算,就明白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对待金花花。

以前这孩子没地方去,就算委屈的狠了也就是在外面朋友家住两天,没人会让她一直住下去,早晚还得回来,时间长了孩子自然就听话了,他一直没觉得自己做的哪里不对,还觉得自己做的很好,没看那丫头现在是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但知道金花花下乡前做的事,他就知道这孩子心里还傲着,面上不再像小时候哭闹,心里却是长着牙的,不然怎么会那么巧,刚好在下乡之前闹起来,还知道家里给了明月多少东西,那一场闹,让家属院的人都说张春华脑子有病,对继女比对亲闺女还好,自然也有人说他这个当爹的不称职,当然这些闲话对他没太大影响,却是让他明白这个闺女不能像以前那么对待了。

等看到金花花住的地方就更确信了这一点,这个小闺女看着不言不语的,心思却多的很,不然她下乡的时候一分钱没有,怎么可能租住在这么好的地方,所以开门的时候他故意落后了一步,让张春华先骂了金花花几句,才站出来当好人。

“金花花你能耐了是不是,连亲生父母都不认了,果然就是白眼狼,早知道当初就不该生下你,你这个白眼狼怎么不去死呢。”金花花这般态度受到刺激最大的不是金大诚,而是张春华,几乎是下意识的张春华就愤怒起来。“你说你怎么那么恶毒,连姐姐都不放过,明月都被你逼成什么样了?你怎么还能站在这里一点都不愧疚,算命的说的果然没错,你就是天生来克我的,你个没良心的东西你就不该活着。”

张春华的爆发吓了所有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