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那我今天就别干别的了。我只想说其中几个比较有代表性和国内不太常见的。比如,被大多认为误解的课堂秩序。说实话,美国的课堂确实要比国内的课堂气氛宽松活跃。但是,规矩还是有的,而且还不少。首先,打断老师的讲话,被视作不能容忍的。学生有不同的意见、见解或疑问,老师是非常欢迎的。但前提是必须在老师讲话结束以后,得到老师许可才可以发言(讨论课除外)。随意打断老师的讲课、接下茬、扰乱课堂秩序的后果,那就要看不同的老师不同的修养情况了。

校规也规定,上课期间学生未经老师许可,不能随意离开教室。比如成为国内教育论坛美谈的上厕所,低年级时会对此比较宽容些,但也不意味着学生没有任何表示站起来就可以走人。对此,每个老师有各自不同的规定。果果以前的老师规定,必须要去把自己的名牌挂在一个什么地方,表明我要上厕所后,才可以离开教室。果果说,有个韩国男孩初来乍到不懂规矩,就曾被老师叫回来,示范给他应该怎么做。四年级的这个老师,对课上去厕所,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定。也就是,上厕所可以,但上一次厕所,会被扣掉5个Tickets。(所谓ticket是一种课堂奖励制度,有点儿类似国内的小红花)

出勤制度方面校方的规定也相当严格。每个学生在学校的网站上都拥有自己的一个账户,这帐户由校方和家长共同管理。在帐户内,家长足不出户就可以监控到孩子在校的出勤和学习状况。学校规定,如果学生不能出勤,必须事先由家长代为请假,或打电话或亲自到校请假。说实话,这方面美国的老师也很辛苦,大早晨起来的,就一定有某个可怜吧叽的老师在学校办公室值班等待各种请假电话了(包括老师的请假电话)。

关于缺勤,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理由缺勤,一种是无故缺勤。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累积到校方规定的数字的,惩罚措施不一。小到警告、开会,大到当掉一学期的学分。说到开会,我想到一个朋友的博客里写道,她就曾因为孩子迟到累积到一定的数字,被请去学校开会。结果一进会场,吓了一跳。原来主讲的是学校请来的当地的警察叔叔(类似国内的片警)。警察叔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国内形势、国际形势的讲了半天。就一个主题:迟到形成习惯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社会的危害。这让我当个笑话跟我女儿讲,觉得这是个别学校的小题大作。没想到我女儿竟说:"这有什么新鲜的?那天谁谁谁的妈妈就被请来开会了,就是警察讲的。"我这才想起,那天我离开校园时,确实遇到了一个荷枪实弹的警察叔叔。原来他对我笑容可掬的问候后,去跟别人做"迟到的危害"演讲去了呢。

第35节:好学区、好学校(三)--规章制度(3)

关于无故缺勤,我自己还跟学校的秘书闹了个小小的误会。我原来以为只要是我请了假的,那都应该算有理由缺勤。没想到,事实跟我的想象还有一定的差距。果果去年一学年只请过一次假,那是今天春天的时候,要带她去洛杉矶中国领事馆签证。领事馆周末不办公,所以只好请假。我是放学后,亲自去办公室跟学校秘书请的假。所以,我百分之百地认为,这假绝对是有理由缺勤。后来,当我浏览果果的个人帐户时,发现那一天被校方记为"无故缺勤"。

这我就诧异了,我不是请了假吗?而且理由充足。我以为是秘书工作不认真搞错了,于是,我就去办公室找秘书老师申诉。秘书老师听说后,很认真地为我在电脑中查询。结果,我看到了果果账户的管理层确实记载着:"去中国领事馆签证"字样。秘书老师见我困惑不解,很和蔼地跟我解释,原来学生只有生病才能算是"有理由缺勤"。只要不是生病的,不管请假与否,都算作"无故缺勤"。当然,请了假的,会有相应的记载。她一高兴又跟我聊了很多,包括"有理由缺勤"。她告诉我,其实就是有理由缺勤也是不可以随意的。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