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1 / 2)

“跟我象的也不一样。”许晚春完全不知道,短短几息的工夫,对方脑中转了无数个念头,开玩笑般应完后,赶忙邀请:“李同志,进屋喝杯茶,之前不知道会,家里没留人,等久了吧?”

“也没等多久。”话音落下,李又道:“我比景梁大两岁,直接喊我李大哥吧,我称呼桃花行吗?”

“行啊,不行,李大哥先进屋吧。”

“我帮把些家具搬进去吧。”

闻言,开了门,正跟送货师傅抬石磨桌面的许荷花赶忙伸手去拦:“不用,不用,几个东西,李同志快进屋歇歇脚。”

李不愿,直接上手搬了,不忘笑回:“婶子,我跟景梁亲兄弟也差不多,您喊我小李行。”

见对方眼神真诚,不似客气,本爽朗的许荷花便也不扭捏了。

几人一块儿行动,快搬完了。

许荷花将三毛钱送货费结了,又送走师傅,才关门回屋。

不猜小李跟闺女有话,没进屋打搅。

当然,也不走远,蹲在院子里,继续种的宝贝大葱。

客堂里,李喝了一口金银花泡的茶,才指了指带的东西:“那个大包袱景梁寄给的,两个热水瓶我给暖屋的贺礼。”

许晚春愣怔了下,其实暖屋宴席根本没办,自家人吃了顿好的,然后给里弄的孩子散了回糖,完事。

没李大哥专门准备了礼物,两个热水瓶,可厚礼。

不,对方跟师兄的交情,往后人情往定然不少,许晚春便也不推辞了:“谢谢李大哥,让破费了。”

李欢喜份爽快,面上的笑容更深了几分,递出一张纸:“应该的,往后有事情,可以去单位跟家里找我。”

许晚春接才发现,纸上居然有三个地址。

李解释:“最下面那个我妻子潘玲玲工作的地方,在小学当老师,上面学校的地址。”

一开始,听老师的时候,许晚春心里一个咯噔,后面反应小学老师时,才放松了些,真诚道:“谢谢,让李大哥费心了。”

虽然对方肯定看在师兄的面子,但确实受益了,感谢也不为。

李领了未弟妹的谢,又喝了口茶,才出意:“知道为景梁明明知道家的地址,却把包裹寄我那边吗?”

许晚春反应快,好笑:“大概...让李大哥专门跑一趟,亲眼看看我好不好,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吧。”

“聪明!”姑娘脑子确实好使,李不吝啬夸赞,只刚赞完,又咬牙切齿:“不止些,有些话信上不好,让我跟细新生进校后的注意事项。”

个许晚春倒比较感兴趣,憋笑将点心往对方手边推了推,又身给添了热茶:“师兄应该担心我无意犯忌讳。”

可不个意思,但作为两人之间的传话筒,坐了两个多小时电车的李表示,若不兄弟远在边疆,真揍人。

当然,暴躁归暴躁,该叮嘱的,李一个也没落下:

比如生活上需符合军校简谱的要求,只允许带少量贴身换洗衣物。

比如洗漱用品,只能带毛巾、牙刷、肥皂等最基础的。

比如手表、饰品等贵重物品也在禁止携带的要求中。

再比如学习用品,也必须精简再精简...

总言之,作为军校生,只有一个大前提,一切服从组织安排。

许晚春好,早有了心理准备。

但特意靠听注意事项的许荷花却直咋舌:“...也太严格了,吃食呢?我着等桃花开学的时候,多做些好吃的装在玻璃瓶子里带去。”

李摇头:“最好不要,带去多数也会被退回,等了新生期吧,那时候吃食不会管的那么严格了。”

好,许荷花大松一口气,自家闺女个馋嘴的,真要一直亏着嘴,怕要遭罪了。

再闺女后天要封闭学习,能多吃一顿好的赚,许荷花又坐不住了,身直接去了厨房。

李在许家足足带了一个小时。

如何也不愿意留下吃饭,许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