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这话可不是讲大话。

江棠棠治理岭南后,除了大力发展农业,商业外,也在布局制造业。

虽然许多都非她本专业,是前世从没接触过的行业,但她可是拥有一整个书吧的人。

书吧里面的书籍种类十分丰富,除了化妆品制造,造船、建筑、军事等方面的书籍之外,还有许多别的专业书籍。

如今有了陆时晏给她打掩护,江棠棠也十分大胆起来,打算把这些书籍的知识都利用起来。

她已经把其中一部分书抄写了下来,分给了下面的人。

而这其中,最为简单的就是烧制瓷砖。

江棠棠组织了一批有烧瓷器经验的师傅,又将瓷砖的烧制方法教给了他们,如今瓷砖窑出产的瓷砖虽然比不上她从空间里拿出的这块样品,但也算是摸到门路了。

江棠棠相信过不了多久,她的瓷坊就能烧出合格的瓷砖来。

而此刻,站在人群中的许多世家都开始去抢位置最好的房子。

两千两一个小院虽然贵,但他们又不是买不起。何况那卖房的小二说得确实十分有道理。

两千两看来贵,但最好的地段,还铺了瓷砖的三层楼,再加上赌岭南的未来,那就不贵了。

于是,位置最好的十个小院,瞬间被抢售一空。有那没抢到的,便打听起来后面的小院还铺不铺瓷砖。

听说后面的都不铺后,许多人都失望不已。

不过好在琼州不只这一处卖房,在这次卖房后,琼州很快又在城的北面做了规划,并售卖起了房子。

之后,除了琼州,崖州、黎州等都陆续开始卖起了房子。

而最先收到钱的琼州官府,已经开始动工修房子了。

除了远远不断涌入的难民外,还有许多冬日没大面积种植的农户,都来的城里打短工。

琼州街道的房子,全部用红砖修建,因为建筑业带动了红砖坊,最近琼州附近的红砖作坊都在四处招人。

有的红砖作坊的东家,还立刻买地皮买人手,着手办第二个,第三个红砖坊。

红砖作坊用人多,街上的难民,又或者村里的农民都十分容易找活计。

人民赚钱容易,脸上都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都觉得日子太好了,越来越有奔头了。

街上修房子带动了红砖坊的生意外,还带动了木工等,许多产业的生意。

每天工地下工的时候,外面就站满了妇人,这些妇人有的挑担,有的背背篓,甚至还有人推板车,卖的东西也五花八门。

有卖包子馒头的,也有卖饼卖鸡蛋,还要卖面条,肉汤之类的吃食。

工地工人的工钱开得高,但是不管饭。

许多工人都会自己带干粮过来吃,但钱赚得多,工地干活又辛苦,许多人都会犒劳一下自己,在外面买点吃食。

后来发现许多吃食都卖得不算贵,渐渐便不带干粮,就在外面吃了。

工地外食摊的生意十分好。

见吃食生意做的走,也有的人心巧,等工地工人下工的时候,来摆摊卖小孩玩的拨浪鼓之类的玩具,又或者家用的篮子等。

眼看着江棠棠用一个工地,就将整个州城的经济都搞起来,幕僚府的人都佩服得不行。

他们万万想不到,江棠棠弄的预售房,不但可以不花自己一个铜板就把房子建起来,还能把州城的经济带动起来。关键是他们还赚了钱。

而且赚的金额还不少。

第二百二十六章 谁也别想扼住她的喉咙

预售房的成功,让江棠棠在幕僚府与一众官员中的声望大增。

如今,就算有极个别不服气江棠棠一个女人,像男人一样统管朝政,对着一干男子指手画脚,也不敢再有异议。

而且扪心自问,就他们自己,又或者换了一个来,能比江棠棠做得好吗?

肯定是不能的。

单就安置难民那一套,就没人能比得过江棠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