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吉从没见过这般招工的,忙小心地记下来。这时候也顾不上害怕了,不懂的赶紧询问江棠棠,免得没把事办好。
虽然江棠棠说难民办只是一个临时设立的部门,但在他们心中,这可不一般。
一来是成为正式工后福利待遇好,二来也是能在夫人面前露脸。
若是表现出色,以后就算难民办这个部门解散了,也可能被夫人安排去做别的。
严家在成为难民之前,也是小富之家。
严家的几个儿子都被严父送去学堂读书,期望以后能考取功名,为严家争光。
严吉是家里出生的第一个男孩,被严家人寄予了厚望,但因为学业太差,让严父十分失望。
但自从当上了难民办的管事后,家里人看他的眼神都变了,严家那些亲戚看见他,也是要多客气有多客气。
严吉希望他这个管事能一直当下去。从衙里出来后,便立即去了招工处。
衙门外的招工栏,是江棠棠模仿着现代社区的公告栏来建的。一共建了两个,两个公告栏前都站满了人。
有招会读书识字的先生,还有招医馆学徒的,还有招铁匠,泥瓦匠、杂工的。适合普通女人的岗位也有不少,例如纺织工,厨娘等。
不识字,不会看招工栏上的公告也没有关系,每个公告栏前都站了一个小童,小童会帮不识字的,读公告栏上面的字。
这些公告都省去了之乎者也,写得十分白话,意思一听就懂。
人们可以结合自身的条件,去适合自己岗位的工种应试。
不愿做工的,也可以响应难民的安置策略,去领取难民补助,到下乡去种地。
当然,难民补助也不是白给的。
难民借的粮食和银钱,都要还一定的利息。不过这个利息并不高,三十天内免息,三十日后才开始收一成的利。
不愿意付利息的,也可以通过做工来抵。如今修建城墙等军事防御措施,四处都是需要人工的地方。
许多难民都选则去做工抵债,以此来免掉利息。
第二百四十二章 引他们前来
严吉看着招工栏的热闹场景,忍不住在心里感叹,陆夫人不愧是神仙弟子。
瞧瞧,苍梧才到她的治下多久,就有了这等的风貌,假以时日,还不知道是何等的繁华。
他一定要好好表现。
严吉心里想着,赶紧将写好的招工广告贴上去。
围在招工栏前的人见此,都对他投去羡慕的目光。能来招工栏来张贴公告的人,肯定是什么部门的管事。
有人更是上前去打探,“大兄弟,你们这是哪里招人,招去做什么?”
严吉忙大声介绍了一遍难民所。
听到难民所开的工钱和福利,不少人都心动不已。
难民所包三餐,一个月还有三百文钱。就是在以前,三百文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许多人都围上去询问用工的条件。
严吉将招人的要求一一说给大家听后,又顺便介绍了到难民所需要干的活。
也有人觉得医馆的学徒更好,不但有工钱,还能学到东西。
仗总有打完的一天,难民所这个部门迟早要取缔,等以后难民所取缔了,上头不安排新的部门,就没了着落。但是在医馆当学徒,就是仗打完了也能靠自己的本事,赚到银子。
但又有人说,医馆的学徒虽然也包三餐,但一个月只给五十文铜钱,但人家难民所给三百文呢,足足比医馆多几倍。
那手头紧,急等着钱花的,多都去了难民所这样工钱较高的地方应试。
因为各家情况不同,选择也不同,到招工栏招工的部门,大多能找到需要的工人。
但某些比较特殊的人才,就十分紧缺了,在难民群里基本招不到。
江棠棠便又想起了他们此番出来的初衷。
陆时晏原本是想要去京城找兵器神手曹乐圣的。除了曹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