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笛,也很擅长体育,其实也还好了,但是对比金光闪闪的小甲,那简直是惨不忍睹。尤其小乙念的附小是整个澜水的top2,家长群里鸡娃成风,周游任职市委书记后这一两年又忙起来了,管孩子力有不逮,小甲十分自律不用操心,小乙咸鱼躺,谢衍也不管,在她看来小乙已经比她学生时代认真刻苦多了。
每到周日,两个娃要上音乐课,小甲拖着沉重的大提琴箱,吭哧吭哧下楼,白净的脸都红了一片,小乙揣着根长笛,溜溜哒哒地下楼,偶尔给胞亲搭把手,轻松得汗都没滴。音乐课结束,小甲上楼写作业,小乙嘴上说送送音乐老师,送着送着,把自己送出家门玩去了。
就在小乙要平稳地随着学区房的区划升入中学(谢衍:挺好的,有学上)时,周游升职了,调进省里,于是全家打包去省城。谢衍恼火于周游通知得太晚,她在澜水市的很多限时消费VIP卡还没用完,忘了别的事情,直到晚间小乙站在他俩床前,幽幽发问:“那我去哪里上学?”
这些年政策调整,学籍管得非常严,不允许转籍,像大娃这样的非初一生就不能转学到其他学校,只能办借读,但是官当到周游这个级别,很多系统限制也都不再是限制,甚至根本不需要周游去烦神,政府自有专门人把他的家属安排得妥妥当当。
周游刚想说没关系,会安排好的,谢衍就冲着小乙摆摆手说:“你妈我在省会买的那些房子是摆着看的吗?到时候去省城,你想念哪个初中,妈就送你进去。哦对了,只能选重点初中啊,不重点的那些学区房我没买。”
小乙稍微震惊于亲妈的远见:“妈妈你那么早就买房了?”
谢衍:“记得去感谢你以前搞过房地产的舅姥爷。”
到最后小甲小乙的上学问题都很轻易地解决了。甚至不用谢衍出面,周游那边几个电话就搞定。入学没问题,现在就担心小乙能不能适应名校的学业难度了。
周游深夜安慰她:“小满基础薄弱,刚入学跟不上是难免的,我们要多多鼓励,放宽心。”
谢衍本来都快睡着了,愣是被他的安慰吵醒。无语片刻道:“我不操心,你放宽心吧。”
很快小甲小乙顺利入学,入的还是省城数一数二的重点初中,学习任务重,难度大。小甲惯常不用人操心,小乙这个咸鱼派每天依旧过得慢悠悠乐呵呵,上初中了玩的时间变少,但是学习的时间更少,谢衍常常怀疑小乙每天坐在桌前那么点功夫到底够不够小乙同学刷完一套题。
然后成绩出来了。
平稳的中游偏上一点点。
并在之后的三年里持续稳定。
谢衍:“……”
周游:“……”
反正小乙对自己很满意,成绩维持在一个爹妈(主要是爹)欲言又止的程度,在亲戚面前也算拿的出手,于是剩余的时间全去搞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了。
小乙完完全全继承了谢衍的工科天赋,动手能力极强,勤快地拆掉了家里的空调,双开门冰箱,洗衣机,投影仪,自动窗帘……and so on.
谢衍情绪稳定,周游情绪稳定,小甲很生气,和小乙吵过几次。但画面永远都是小甲在那语言输出,偶尔带点肢体暴力,小乙依旧在那咸鱼,并对老大报以眼神蔑视。
所以小甲时常觉得自己才是家里唯一的正常人。
爸爸或许也算,但只是在外面的时候算,他总是能迅速接受妈妈和小乙的奇思妙想,和被搞得乱糟糟的家里。接受地太过迅速,简直称得上麻木。
可能因为爸爸带孩子多,完整地出现在了他们的整个童年时期,两个孩子要比同龄的孩子们多一份特质,一种可以被称作“清爽”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