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你们条件不够的?”
“如果有这个呢?!”
周渔这才将一直拎着的篮子提溜了起来,放在了伍月华的桌子上,在伍月华好奇的目光中,掀开了棉被,露出了里面灰色的漏斗状的蘑菇。
伍月华一下子就认出来了:“平菇?这时候怎么有平菇?野生的吗?不太可能。”
周渔的杀手锏就在这里,“这不是野生的,这是我用野生平菇培育的。这种平菇取自南州平菇,是低温蘑菇,比之草菇更容易培育。另外,小王庄草菇的转化率只有10%,而平菇的转化率有100%,也就是说,这东西可以亩产千斤。”
伍月华就是蔬菜公司的一把手,纵然南州菌类少,她也是了解的。
平菇她并非不知道,好几个省的农科院都在研究野生平菇的杂交繁育,目前也有推广的,但还没有普及。
谁能想到,她这边直接超车了呢。
更何况,即便是知道平菇有研究的,可她也不知道这东西产量这么高,这代表着他们南州市民冬日的菜篮子要多一样蔬菜,还也代表着平菇是可以成为产业的。
要知道,他们改制的时候,省里刚发了文件,说有了联营公司,蔬菜公司能干什么,其中一个任务就是同其他省市蔬菜公司进行互通有无。
如今都是自给自足,谁家也不比别人多点东西,可蘑菇他们没有啊!
亩产千斤,这不就是赚钱利器吗?
伍月华抬起头来再看周渔,终于明白了周渔的自信从哪里来。
不过她也有顾虑,这东西没销售过,即便产量高,她也不确定南州乃至南河人,接受不接受。
她问:“什么时候有产出?”
周渔回答:“这个月就有,一天十几斤是有的,我们没有大棚,只在屋子里种。”
伍月华想了想说:“那要开什么门市,市场没有打开,东西产量也不够!本末倒置!这样,先当个体户吧,好好经营,打开市场,扩大种植,等产量上来,我就给你批门市!”
??[17]第 17 章
听到伍月华的应许,周为先悬起的心终于放松下来――他们以后卖菜,就不用躲躲藏藏了。
他以为这就结束了,等着离开。
哪里想到,周渔根本没走的意思,还吐起了苦水:“伍总,我也想扩大产量,我们现在种菇用的是我家闲置的四间正房,还有村委分出来的五间房。”
“用这些房子一是不用再盖省成本,二是保温好。可是如果再想扩大产量,我们村子是没有那么多房子的,就得盖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