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个小灯笼,上面画着人物故事,倒也不足为奇,跟这小娘子十万贯嫁妆的身份很不相符。

陈丹娘却眼睛一亮。

“嫂嫂我最喜欢灯笼了。”她高兴的说道。

刘家小娘子笑眯眯的递给她没有说话。

陈阿李若有所思。

认亲过后,开了宴席。

宴席很是丰盛,制作精良,让已经几个月没有见油水的众人忍不住都想要落泪。

“这下可好了,托了这十万嫁妆的福,日子终于能好过了。”

“那又不是咱们家的。”

“四房有希望了,咱们自然也有好日子过了。”

“听说刘家岳丈给十六郎在西北寻个差事。”

“武职?”

“武职怎么了?将来再转文臣就是了。”

里里外外吃喝热闹欢欢喜喜。

内里陈丹娘好奇的打量刘家小娘子的新房。

“这里住的惯吗?”她一面问道。

这种低矮的土房刘家女儿是第一次住吧。

“我小时候跟着父亲在西北住过,住在最偏远的屯堡,地窝子,你住过没?”刘家小娘子含笑问道。

听都没听过,陈丹娘摇摇头。

“你在这里住的惯吗?”刘小娘子看着她问道。

她小时候苦日子过过,但眼前这个落难的小娘子可是锦衣玉食养到现在的。

世上最苦是一夜之间天翻地覆从神仙富贵地到荒凉蛮荒境吧,身外苦,心内更苦。

陈丹娘笑了,低下头又抬起头。

“住的惯,什么都习惯,因为,我还是我啊。”她说道。

这是什么意思?刘家小娘子微微不解。

“嫂嫂这样和程姐姐说,就可以了。”陈丹娘接着说道,眯眯一笑。

刘小娘子一怔,旋即有些失措。

“不,不是的。”她结结巴巴说道,“是我自己问的……。”

陈丹娘依旧笑眯眯。

“那嫂嫂知道我说的程姐姐是谁?”她问道。

不知道不应该反问,而不是否认。

刘小娘子怔怔一刻,笑了。

“果然是读书人家,就是比我小,心眼也比我多。”她笑道,“我说不过你,我不说了。”

这个话题二人就揭过了,她不再说,陈丹娘也不再问。

“嫂嫂一定会拉弓射箭吧?”陈丹娘想到什么问道。

刘小娘子带着几分小得意点点头。

“我父亲能够十箭连发,我自然也不会差。”她说道。

陈丹娘高兴的抚掌。

“那太好了,日后嫂嫂能指点我,不用劳烦爷爷了。”她说道。

刘小娘子含笑看着陈丹娘。

耳边响起那位素心女官的话。

“就辛苦你陪着他们,让她开开心心的。”

这门亲事别人都有些惊讶,还有些可怜她,嫁给一个罪臣之后,又是这么远的衢州,简直倒像是她犯了罪被罚了。

“他们知道个好歹!”父亲哼声说道,“皇后娘娘什么时候看错过人,别说陈家原本就不是个一般人家,就是一般人家,娘娘也能点石成金,别的不说,就看看你四根叔,本来逃兵一个,现在混的多好,一个养马的,你爹我见了他还得大力参拜……”

“刘奎,说话注意点,都说了不是逃兵了!”徐四根瞪眼说道,再转头看她,神情和蔼,“大姐儿,你别委屈,别认为是你父亲没得选,不得已只能让你嫁过去,娘娘她看人从来不会看错的,你的夫君,你将来的日子,都肯定是好的。”

想到这里,刘小娘子抿嘴一笑。

昨夜初见自己的丈夫,年纪虽然大了几岁,但相貌堂堂又和和气气,一看就是知书达理。

是啊,陈家虽然犯了事,但这种人家教养出来的子女又怎么会是一般人,如果他们家不坏事,哪里轮到自己得一个这样的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