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1 / 2)

胸腔里的心仍在砰砰乱跳着,令漪莲脸晕红,羞赧地垂着眸,许久也没有回答。

“你说话啊。”嬴澈柔声催促,“好还是不好。”

这一回,不同于下午的避而不答,她纠结了一会儿,终抬眸嫣然一笑:“好。”

心间长久积压的那块巨石终于落地,嬴澈心下长松,如奉玉旨纶音一般,笑着将她拥入怀中。

令漪心间实则也有些甜蜜。她把脸埋在他颈下,任他抱着,嗅着他身上那股熟悉的幽静的香气,心中的那些惴惴不安,就此渐渐平复。

说实话,她也不知道她的选择是不是对的。继兄妹之名,曾与宋氏的婚约,还有罪臣之女的身份……横在他们面前的障碍实在太多太多。而这些大山翻过去后,谁又能笃定前面不是深渊万丈,而是一帆风顺呢?

但,人心都是肉长的,王兄对她这样好,她心里也忽然生出些蚍蜉撼树的勇气,想要为他试一试了。

第60章 想与她结为连理,白头偕老

凉州, 武威。

夜过子时,青灯如豆,武威城内用来安置朝廷命官的驿馆内, 宋祈舟正在看近来朝中派人快马加鞭送来的各类文书。

凉州近来在召开诸蕃部落大会, 为的是同西边的高昌、龟兹、大食、于阗等结盟, 攻打柔然西南一翼之事。因凉王对河西地区享有高度的自主权,事情就全权交由了他处理, 专断横行, 宋祈舟这个远道而来的中央官员, 反倒要事事配合他。

二来, 他到武威也有些时日了, 不管是逾制的王府建制,还是超出亲王规制的羽葆、鼓吹、班剑、甲仗,以及对待他们这些中央官员的跋扈冷淡, 无一不显露出这位凉王的野心勃勃与不臣之心。

出于对国事的担忧, 他曾写信与朝廷提醒,但尚书台给他的批复却是,全力配合凉王即可。

随公文寄过来的还有嬴澈的私人信件。嬴澈在信中言, 凉王一脉经略河西已历四世,统治固若金汤,兼又远离中央, 朝廷实无法对凉州达成有力的统摄。

嬴灼如今的头衔, 是凉王、河西节度经略大使、诸蕃部落大使,统辖凉州、甘州、肃州、瓜州、沙州、伊州、西州七州,全境军政一手抓, 连赋税都不必缴纳中央,俨然一个独立割据政权的君主。

唯有在人事任免权上, 明面上还需朝廷同意,但朝廷派去凉州的官员都被他以种种手段逼走,眼下才同柔然历经一场大战,尚不能与凉王直接撕破脸面,就需一位性格刚硬、能力出众的地方官,扎根武威,为朝廷辖制他一二。

除此之外,随信还附了一张婚笺,言他与令漪将于十月完婚,届时请他赴洛阳,饮一杯喜酒。

宋祈舟微微愣住,于转瞬之间,明白对方的用意。

纵是盛夏,西北的夜里仍极冷,地底的寒气一丝一丝自足心沿着经络蹿上来,他浑身如浸冰雪,持信的手皆为之发凉。

最终,他自嘲笑笑,重拟了一封表文,交予驿卒:“请将这封书信快马加鞭送回洛阳。就说,我愿留在武威,为朝廷耳目。”

宋祈舟的这封书信到达嬴澈手中已是七月初四,其时已是初秋,七月流火,清晏厅外种着的婆娑修竹都染上一二分初秋的萧瑟。晚风碎金,竹叶萧萧。

嬴澈坐于主位之上,漫不经心地看完了那封回信。冷笑一声,评论道:“他倒是懂得知难而退。”

“你也看看。”他将书信交给一旁的弟弟,“是他自己请求留在凉州的,如此一来,宋瑀那老匹夫不能再说是孤在针对他的宝贝孙子了吧?”

嬴濯接过一览,信内,宋祈舟言辞恳切,极力状写凉王之跋扈,字里行间悉是对朝事的担忧,不见丝毫怨怼与被胁迫的不满。

兄长对于宋祈舟的那些排挤打击,嬴濯实则并不赞同,略斟酌片刻,委婉地劝道:“虽说是宋少卿自愿,可这个节骨眼上,难免叫人说些什么。”

“营营青蝇,止于棘,谗人罔极,交乱四国。王兄就是再不在意,也当为裴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