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跟着先生学,学的就是悲天悯民。他?生在官宦之家,从小不食人?间烟火,去书院学的就是经世济民之道。富户同样是百姓,只是有钱,但是他?们不会参与治理国?家,他?们就算不得是他?的同路人?。
未起宁:“这?世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治理国?家的人?,一种是百姓。”@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他?是治理国?家的人?,从一开始就居高?临下的俯视着百姓。
就算在未东来身?边看了许久,亲眼看着他?处置年家,收拢富户,让富户认筹税金,将?税金提前入库在这?些事上,他?爹至少犯了一百条律令了。
未大人?在治理的时候是根本没按照书院先生教的来做的。
但他?接受良好。
大人?们怎么治理地方,百姓都只能接受。这?不证明了百姓才是弱小的一方吗?
他?也没觉得自己的想法有错,想的也不过是日后等?他?治理一方了,一定会更?加温和圆融的对待当地的富户和世族。@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他?爹当时给?了年家五年时间,年家不改,他?爹才对年家下死手?。
这?不能不说他?爹已经给?足了年家时间。
既然这?样,等?他?到地方了,就不必给?富户五年时间,一年就必要令他?改过来,这?不就行了?
这?样富户不必做错,他?也不必严惩,两边都可以圆满了。
他?想的很好,直到今天。
楚颜与他?所说的,他?见过,却没深入去想。
未大人?利用税赋,竟然能令本地富户赚得巨资。
这?才说得通啊!
如果只有威压,本地富户时刻觉得刀斧临颈,怎么可能会和睦至此?官与民不成死仇就不可能了。
只有恩威并施,本地富户才会对未大人?如此信服,如此顺从。哪怕看到年家的下场,也没有起一丝贰心。
富户们只要顺从未大人?,听令行事,自然能赚得盆满钵满,他?们当然会顺从。
除了不顺从会被未大人?抓起来示威之外,有未大人?保驾护航,生意做得更?大更?安心,不是更?好吗?
富户肯定是愿意被未大人?保护的。
百姓只要不是想造反,都是愿意跟官员更?亲密的。
她说的只有皇上才需要抑制官员的权力……同样,很有道理。
从来没这?么想过的未起宁想了想,问她:“你真觉得我更?适合去皇上身?边吗?更?适合去金陵?”
楚颜:“除非你改变想法。未大人?的做法是更?安全的,对官员本身?,对当地百姓,都更?安全。”
难道一个不适合治理地方的地方官死在当地是什么好事吗?
肯定不是啊!
没被发现就算了,一旦被发现……杀官是造反啊。
皇上觉得某个地方有造反嫌疑了,你看那个地方还能有活人?吗?
扶仙本地年年抽丁,起因不就是当地曾经武斗抗官吗?
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一百二十五年前。
一百二十五年后,扶仙仍然往死里抽丁。
皇上都死了多少个了,扶仙也没被忘了啊。
就算改朝换代了,新朝就不记得扶仙曾经武斗抗官了吗?
不可能的。
上周目他?死后,她一直以为他?是正常死的,可能就是猝死之类的。但现在她怀疑他?是被当地世族害死的了。
那上周目,未大人?是怎么想的呢?
他?有没有想过未起宁的死因呢?
假如他?也怀疑了,他?会不会上奏呢?
虽然对她来说,上周目已经结束,这?周目一切重来,那等?于?他?还没有死,后续的未大人?可能的报复,那个地方的百姓可能遭遇的事都还没有发生。
但她也忍不住去想,一旦被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