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1 / 2)

魏璋笑得很抱歉:“对不起,我不是医师。但能以人品和项上人头担保,哪怕你们不在他身旁,在麻醉科复苏室里,赵潜也被照顾得很好。”

“如果赵潜的病情忽然恶化,我们会想办法及时通知您。”

不知是不是魏璋诚恳的语气和眼神,或者还有其他,郑国公夫人犹豫再三,最后仿佛下了毕生最大的决定:“叨扰许久,告辞。清单交给女使迎夏就行。”

郑国公夫人率先走向马车,其他女眷们轮流上车仍有忍不住频频回头的。

医院不说再见,魏璋微笑又诚恳地向她们挥手告别,望着她们离去时悲伤的背影,只能在心里暗暗对自己说:“赵潜福大命大,大难不死必有后服。”

尽管有传送带,但架不住米面粮油这些实在太多,还有那么多肉类、蔬菜等等,等所有的物品都送到医院西门时,保科长已经开着液压叉车往返了三趟。

志愿者们搬得双肩发酸,好不容易搬到传送带上终于出现了空格,心里一块巨石落地,啊……总算搬完了。

最开心的就是樊主任,乐得合不拢嘴:“太好了,食材暂时不缺了,又可以松口气。”

樊主任和志愿者们整理好清单,交到邵馆长手里,与魏璋手里的那份完全相同。

邵馆长签单以后,交给魏璋,魏璋又转交到女使手中。

万万没想到,第六项任务公布的第二天,食堂库房就被塞了不少食材,虽然都来自大郸,但确实是精挑细选的优质食材。

大家都很开心,但有人开心,必定就有人不开心,比如儿科已经完全康复的小病人和家属们。

如果小病人们放开嗓子大喊大叫,整个儿科能成为全院最吵的病区。

原因也很简单,家属们先找护士长再找儿科主任,说明他们希望孩子在飞来医馆也能好好学习的心愿。

儿科主任听完又找到邵院长,如此这般地说了一下。

邵院长刚好在院长办公室,赶紧拿出《飞来医馆人才统计表4.0》,果然,找出好几位病人是C市各学校的老师,还在老年病房找出了三位退休老教授,再算上教历史的金老。

因为上次穿越的关系,医院也有自己的图书馆。

邵院长决定把图书馆开放给孩子们上课,并拿着人才统计表亲自去病区邀请,一位,两位,三位……教语数化政史生等课程的老师都有,再加上四位老教授。

这个“教师天团”阵容可以称得上非常华丽。

老师们敲定完,邵院长拿出手机,通知儿科主任:“老师的事情已经解决,授课地点在图书馆,你们可以自己排个课表。”

“好嘞!”儿科主任可开心了,这群孩子们去上课,病房就能安静许多,炸了好些日子的耳朵就能得到解放。

于是,儿科主任和护士长一起,只用了一小时就排出了课程表。

儿科病房的孩子们却有种不祥的预感。

第97章 “邵院长,儿科家属闹事!”

邵院长挨个儿说服老师们上课, 再三保证不追求教学质量、不用布置作业、愿意怎么教都行,遇到熊家长和熊孩子不用客气,直接踢出图书馆……

画大饼的领导见多了, 老师们生病或者陪家属本来就心情不好, 较真起来连邵院长都不信。

没办法,邵院长还草拟了一份“飞来学校须知”,针对熊孩子和熊家长的三条规定:

1、管不住自家孩子的,别进图书馆;

2、逼孩子进图书馆的, 在里面大吵大闹影响他人的, 立刻出去;

3、蛮不讲理、胡搅蛮缠和脏话不断的熊家长, 干扰图书馆教学轶序的,连人带孩子去方沙城。

负责监督和执行的是方沙城的神卫。

老师们看完“飞来学校须知”,又从望远镜里看到了在方沙城内骑马巡逻的威武神卫们,终于同意了。

邵院长通知儿科以后, 如释重负地坐回办公室椅子上,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