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娜那番信誓旦旦的数落和指责犹在耳畔,影帝不禁皱了皱眉,道:“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
“纪疏星。”
洛云帆忽然叫了他一声。
如果不是因为这部戏,他哪有像这样光明正大喊影帝名字的机会。
十年来,这三个字,就像洛云帆扎在心底深处的一根暗刺,存在感说强不强,却也绝对不弱。平时并不明显,甚至能够被忽略,但只要稍微用力往外拔一下,就会连皮带肉,扯得疼。
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洛云帆一直都记得那年,他和纪疏星第一次同台提名角逐影帝,主办方为了话题度,特意把他们安排在一起走红毯。为了等纪疏星,洛云帆还专门提前到场,可谁知影帝压根不给他面子,下了车连个招呼都没打,就径直往场内走去。
红毯两排的闪光络绎不绝,洛云帆在所有镜头前装作若无其事,即使对方明显是在故意冷落他,也得不停地想方设法找话题,避免冷场。
三金当中最重磅的就属这座金鼎奖,在业内向来拥有华语界的奥斯卡之称,红毯上更是争奇斗艳,无数明星争破了头,不过为了多停留几秒,多拍几张漂亮的特写。
唯独纪疏星画风不同。
他走得步履风,人勿进的疏离气场似乎与俱来,洛云帆本来笑着和他问好,想和曾经的同学握个手,却被对方直接无视,悬在半空的手臂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颇为尴尬地收了回来。
颁奖礼进行到高潮,到了万众瞩目的最佳男主角,主持人轻启信封,他以一票之差,输给了纪疏星。
特写镜头还很“照顾”地给了他这个落选者长达一分多钟的全方位无死角特写镜头,比起纪疏星那随口一句话的感谢致辞,真是有面子多了。
那一年才22岁的洛云帆还太年轻,拿捏不好眉宇间流畅自如的情绪。幸亏他去出席之前对着镜子练了大半个月,即使没能拿奖,他鼓掌的频率和笑容的弧度也挑不出任何毛病,不至于当众出丑。
事后,铺天盖地的报道占据各大头版。他二人隐约不合、暗中较劲,矛盾很深的传言就此坐实搭配上国民男神错失影帝的‘精彩’片段,每一年都会被收录在金鼎奖的过往获奖录像合集中挂在官博播放,循环循环再循环。
人人都爱看失败者垂头丧气的模样。点击量不会说谎。
这场双王pk的盛会一度成为大众饭后茶余的谈资,而首次提名就冠冕加身的纪疏星从此开启了无人能敌的影帝涯,拿奖拿到手软,在无数的特写镜头里,他面无表情从洛云帆面前走过去,眼神毫无温度,比冰霜还更冷酷的姿态甚至成为圈内捧一踩一的经典名画。
这就是独属于冠军的特权没人在乎亚军有多苦,而输掉的人无论做什么,说什么,都只是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
最后,纪疏星接过小金人就随手扔给同行助理,那个毫不在乎的回头,更是将娱乐圈的人设逼格拔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如同精准一刀,兵不刃血,就粉碎了洛云帆怀抱期待的心。
这座奖项于纪疏星而言只不过是囊中之物,有是理所当然,没有也毫无所谓。纪疏星向来如此,他的冷漠并非说说而已,外界如何置评他是真的,一点都不在乎。
……
那次颁奖晚会一度成为了工作室的禁忌,司娜开诚布公,带头发话,纪疏星的大名,在洛云帆跟前连提都不能提。后来还是正主本人觉得这种紧张兮兮的气氛似乎有点太过头了,容易影响工作,于是语气轻快地让大家不要无故仇视同行,情况才渐渐扭转回来。
洛云帆也曾冥思苦想,实在想不出自己究竟是什么时候得罪过大影帝。或许是纪疏星原本就看他不顺眼,从学时代起就盘绕在他周围若有若无的针对,在一次又一次的冷眼相对下,隐隐约约变得有迹可循:影帝讨厌他,根本就不需要太多理由就算有,无非也就是外界一天到晚讨伐他时所点评的那样:过于八面玲珑,对谁都笑,虚伪又清高,心机还深沉,谈不上是真君子。
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