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元这时候才抬起头,目送他一路走远,脑子里迟钝地回味着刚才的那些话,面上没有任何情绪,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而事实上,一切正如楚煜所说,面对羌族王族率领的敌军,没有皇子的情况下,皇上御驾,势在必行。

如今的留守皇城,不过是为他离开后的朝政做安排。

这种时候,就体现出未有皇嗣未立太子的坏处来了。

在这种战事焦灼的时候,朝中文武自然不敢跟皇上争吵,争论皇帝离京后谁掌权谁主事。

可这并不代表他们不会反驳楚煜的安排,就比如

“朕看着左丞就不错...”

右相门下弟子旋即出列:“启奏皇上,左丞大人行事急躁,多事之秋,唯恐处事不当,酿成大乱。”

“那右相暂掌玉玺?”

“启奏皇上,臣以为不妥。”左相一派定是不同意,“右相大人办事温吞,若有急令,岂不是要耽误了事。”

“要不左丞右相合作?”

“启奏皇上,臣以为还是不妥,两位大人朝事上多有争议,未有皇上决断,只怕甚久也争执不过呐!”

“哦,既然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不如就听朕的吧。”被再三否决,楚煜一点也不生气,反而嘴角濡起一抹笑意。

正当殿下众人心有不安,下一句,就听皇上说:“诸位爱卿都是人才,奈何左丞右相作为百官之首,尚有缺陷,那想来剩下的臣子...”

“罢了罢了,幸好朕还有最佳人选。”

“敢问陛下...”

“朝中应该也有认识的,是宫里的老人了,为人处世果决却不冲动,朕一向信任他。虽然现在身无官职,不过几年前,却是朕的大内总管。”

楚煜哼着:“对对,诸位爱卿没猜错,就是阮元。”

只听下面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不少人脸色发青,可惜楚煜像没看见似的。

下面似有人要反对,可楚煜却不许了:“行了,你们都选不中合适的人,那就听朕的,朕心意已决,无需多言。”

就这样,楚煜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阮元传召上朝,然后亲手交接了玉玺,随后唤来宫中一百三十八禁军,厉声吩咐:“今有朕离宫抗敌,朝中诸事,皆交由阮大人决断。”

“然恐心怀不轨之人,妄图伤了暂管玉玺之人,特派尔等,贴身保护。”

说完,他有意无意地加了一句:“不过阮元本身功夫也不错,想来就算没有禁军的保护,对付一些宵小,也不成问题。”

双重保障,足够敲打一些胆小的人。

从始至终,阮元被废的事,也只有那些暗卫和经事的御医,以及他们当事人二者知道。

但凡这些人不多嘴,就不会有人知道,阮元已和他们无异。甚至比之常人不如,又何来功夫不错,对付宵小...

而阮元一脸蒙地进殿,又继续一脸蒙地接下玉玺。直到被人护送出去,他垂眸看着手上的物件儿,久久没能反应过来。

这是个啥?

但不管阮元是否明白,玉玺已经给出去了,任凭那些大臣再怎么抗拒,也改不了皇上的决定。

三日后,楚煜的另一决定再次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

此时抗击羌敌,不仅有天子御驾亲征,他更是将楚焱从圈禁之地放出来,特封大将军,率二十万兵马,一同前往边疆。

收到圣旨的时候,楚焱正抱着璇儿,亲昵得不行,这一卷圣旨砸下来,只把他看得满心不解。

与之同来的,还有皇上的亲笔秘信,楚焱当着传旨太监的面打开,只见上面笔走龙蛇,硕大的字刺得眼疼

你最好死在外面。

楚煜不会拿阮元的命运开玩笑,把璇儿给他送回来的,就不会使计送走,可奈何不了那痴儿,还折腾不到废王吗?

同为大楚皇族,楚煜有着足够的自信,便是楚焱再混账,也做不出通敌叛国的糊涂事,送上战场,实在是再好不过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