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采苦采苦,于山之南。忡忡忧心,其何以堪!
汝心金石坚,我操冰雪洁。拟结百岁盟,忽成一朝别。朝云暮雨心云来,千里相思共明月!
我侧耳倾听,信手拨起搁在身边的那具“长相思”,有流畅的琴音缓缓流出若秋水潺婉。
往事茫茫倾覆,仿佛人人都被这旋律浸染,只是黯然倾听。良久,德太妃才轻轻道:“先帝驾崩,宫中不宜见乐声的。”
我淡然一笑,“无妨。毕竟有新帝登基之喜。”
晨光融融清美,我倦然微笑,已经是正章元年了。
浮生恍若一梦,乾元年间事,皆是旧事,弹指刹那尘烟。
横汾旧路独自渡,空余红颜映残阳。
我转眸,颐宁宫富丽华堂,空庭寂寞,日影渐渐向晚,满壁斜阳空。
后来,我的予涵被过继入清河王府,再后来,润儿和涵儿都有了自己的孩子。
娄十年后,润儿的孩子没有孩子了,涵儿的孩子,我的曾孙便被迎入宫成为新帝。
只是那时的事,我再不知了。
孩子们自有孩子们的人生。而我的故事,已经完了。
浮生一梦,不过如此。
不过是“情”――写在《后宫》之
在键盘上敲落一个个文字的时候,窗外有大雨过后的清新。站在十二楼的落地玻璃窗前往外看,有大片大片开阔的深绿蔓延。
我喜欢这个有山有水的小城,所以在这样一个烦热的下午,背负着窒闷的心情不顾一切逃出暂居的城市,来到这里,在写完了一个整整写了三年多的故事之后。
终于,写完了《后宫:甄?执?》的最后一本,第七本。七,是我喜欢的一个数字。甄?值墓适拢?最后一个字,是我在初夏的某日坐在师大某个小宾馆的房间里写下的。这个故事,自我在母校时始,又于母校终,像一个有始有终的圆圈,终于完结了。
这是我的第一部长篇,自己也轻吁一口气,居然写了那么长,那么久。
可是完结的那一刻,我心里一点也不快活。因为是我自己,把我喜爱的清,把我理想中温润如玉的男子,写到玉碎斑驳。
第五本书写完之后,蓦然觉得倦,那种疲倦的感觉,源自自己,也是源自对甄?趾托?清未来之路的明晰。《荣极》的一章,甄?忠丫?站到权力与荣宠的高峰,风光无限。万人中央,万丈荣光。可是我知,一旦走到巅峰,便再无路可退,只能眼睁睁看着盛极而衰,一步步失去。
再无退路了。
或许时光停在那一刻也是好的,即便玄清只能在万人之中仰望,他依旧是可以自由地爱着这个女子,依旧有自由的身体和心陪着她,等着她;即便甄?衷俑钌幔?再放不下,终究不用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妹妹嫁与自己最心爱的男子,落定三人的悲剧。还有陵容和眉庄,再不幸,再痛苦,终究都还活着。
能等,总是因为心存希望,总胜于断肠声里忆平生,心字已成灰。
所以,暂时停了笔,能这样“结局”,也算好的。
然而,我想写的故事,从不是一个美好的童话,也不是戛然而止暂停的美满。我们的人生里,本就有那么多的错失和不得已,逼得我们一次次哪怕放不下,也得忍心泣血放下。所以,有了第六本和第七本,所以,每写一字,便离玄清之死,甄?种?绝更近一步。
第七本写了很久很久,一直到许多文字成形,却独独空着那玄清与甄?值木鞅穑?迟迟下不了笔,甚至不敢去想,不能去想。到最后一刻僵持着写完,心里像下着一场大雨,潮湿微凉,连指尖都是僵硬的。
当时未曾察觉,原来竟不能失去他。
于甄?郑?余生再多的尊荣富贵,这一生一世,不过是一个千古伤心人罢了。
算来,一梦浮生。
能在清冷孤夜里温暖一星回忆的,唯有那个人。